周六好晴天,六人组成团,沿着辛泰路,去攀玉皇山。老张做导员,早早到山前,五人汇合后,准备开始攀。行到山中间,山下有人喊,大家等一等,爬山带上俺。大家仔细看,原来好伙伴,因为孩子事,因此来得晚。山下把山观,玉皇山挺险,山顶大圣庙,如来在北边。登到山中间,放眼山下边,南北马路村,看似小泥丸。顺势向上攀,到达山顶端,玉皇大帝庙,高处显威严。庙前石碑断,字迹清晰现,永远禁封地,来自道光年。越过猴子山,来到天坑边,六人手拉手,顺利到里边。坑里把景观,壁画自天然,金猴能耐大,蹲坐观音前。抬头仰天看,洞口衔苍天,我等井底蛙?何不冒冒险。有人把话喊,冒险俺不敢,要去你们去,可别带上俺。意见难周全,继续把路赶,寻找石梁洞,周折费一番。三十年以前,老张曾来玩,不识通洞路,老张犯了难。老张正犯难,山下有人窜,叫声大哥好,洞在哪座山?大哥回声慢,就在山下边,我们一家人,也想观一观。六人山下赶,搜寻用地毯,找了半小时,才得见庐山。带上一手电,含在嘴里边,越过石梁柱,到达洞中间。洞中十八弯,蝙蝠如蒜辫,倘若不小心,围你来回转。探路往回还,招呼我同伴,体力不行者,不能进洞观。来者定不善,非要进洞看,作为老大哥,不好再阻拦。顺利进洞观,人人发感叹,今日此行好,洞中做神仙。我心也胆寒,进易出来难,赶忙出洞口,用镰砍松杆。伙伴出洞前,出路已安全,几个恐高者,出来冒虚汗。石洞探险完,继续把山攀,会当凌绝顶,老张发感叹。一晃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漫漫人生路,寄情山水间。小张高声喊,回声荡山间,大家振臂呼,惊鸟山盘旋。时钟近一点,行程才一半,大家开小会,能否继续赶?看看天色晚,老天又变脸,沿着曹家山,就此把家还。
北马鹿玉皇庙
玉皇山腰
猴子崖
永远禁封石碑
后人重修庙记
大圣庙
如来佛祖
金猴求观音
洞中观天坑
天坑洞顶
石梁洞二、《寻洞不遇》周日暖阳登玉皇,巧遇庙会敬烛香,
善男信女双膝跪,祈求玉帝降吉祥。敬神佛歌响山梁,句句唱到心坎上,
同伴驴友被感动,弯腰下跪拜玉皇。凌霄宝殿正前方,忽遇大圣美猴王,
王母娘娘蟠桃会,戏耍仙女桃先偿。辞别大圣赶路忙,衔天洞中赏景光,
几个驴友海豚音,直冲云霄山回响。长枪短炮咔嚓响,天然壁画尽收藏,
几个美女兴未尽,攀上石崖照相忙。依依不舍洞画廊,顺势下山寻石梁,
山间穿梭无数次,石梁山洞无方向。上周曾经来造访,找到山洞赏景光,
时值才过六七天,寻洞无果心不畅。三、玉皇山下槐树庄玉皇山下土地阔,霍家林地建战国。鲁氏家人携儿女,垒起石屋扎下窝。家养红马头雪芯,疏通人气勤干活。野鹿淘气毁庄稼,二兽争霸战荒野。三天三夜分胜负,马鹿村名传佳话。马鹿村里趣事多,槐树也能当媒婆。南北马鹿临淄水,村栽槐树一棵棵。传说村庄很红火,商贾云集店铺多。南来北往赶集人,槐荫树下把脚歇。树王茂盛避日月,月下老人由他做。有缘千里来相会,天配姻缘一摞摞。(一)马路村的传说
马鹿村有二:北边的一个村叫“北马鹿”,靠南侧的一个叫“南马鹿”。好多村庄的名字一般都是以山名、地名、河流、姓氏等而名,可南、北马鹿村就是以马和鹿这两种动物来命名的。传说这个村名的由来,还有着一段久远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传说有一个霍氏贵族,相中了淄河西岸这脉风水,他见西边山脊褐黑,宛似青龙,脊下山色银青,活像凤凰,真可谓青龙托凤凰,龙凤呈祥。这下,便将此处立为墓地,日经沧桑,墓地渐大,传说叫“霍家林”。不知多少年以后,有个姓鲁的人家,携儿带女从很远的地方谋生来到这里,发现此地依山傍水,的确是个风景宜居的好去处,就决定不走了,着手在凤凰山麓垒起了一口石屋权且住下,开始带领家人在此垦荒种地,繁衍生息。传说的“鲁家石屋”,便成了马鹿村早先的村名。 后来,鲁姓人家逐渐有了些田产,还养了一匹头芯雪白的红马,这马不仅长得好看,拉车、耕作样样在行,不用人教,据说白头红马还能通人气,懂人语。有天早上,主人要备马送粪,发现红马全身大汗淋漓,心想昨夜并无干活,为什么马会出此大汗呢?经过仔细观察,是天天如此,到底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在这之前,鲁家石屋附近曾有头梅花鹿时常出没,不是踩坏农田庄稼,就是掀翻人家草垛,可就是抓不住它,野鹿成了人们治不了的淘气精。结果,这件事恰恰让红马撞见了,对野鹿的行径很不顺眼,晚上便跑出去想与野鹿论个高低。它找到梅花鹿后怒目园睁,意思是说:“你不能这般任性,你知不知道你的任性顽皮给人们造成多大的危害,人们并不是治不了你,而是不忍心伤害你。这样吧,我们俩赌搏斗:我要赢了,你乖乖听我的,为人办好事;你若赢了,四季吃住到我处,免得你宿无定所”。野鹿点头应允,便开始搏击竞赛。红马用两耳前的红鬃直刺梅花鹿的眼睛,梅花鹿则用鹿角拨刺红马的肚子,这样你来我往,几夜下来不分胜负。鲁姓人家自发现红马大汗淋漓,便在夜间偷偷观察跟踪,结果发现了这一情景,还看到红马两耳前的红鬃太长,遮当视线,妨碍与野鹿搏击。天明后,主人便用剪刀剪短了红马的鬃毛,到了这天夜里,比拼结果是红马大败而归。梅花鹿也发现红马大败是因少了红鬃,失去了搏斗的拿手武器,就对红马说:“这次不算,等你长齐了鬃毛再来”。红马认为梅花鹿虽然顽劣,但极讲道理,就顺便答应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搏斗,红马野鹿都发现对方很讲义气,结果是不打不成交,它俩竟结下了战斗的友情,成了一对要好兽友。后来,梅花鹿遵照红马的劝告,不再去损害庄稼,还在每年的搏击纪念日期,将上好的鹿茸、鹿角送到红马的槽头,主人家对此感到很是惊奇。自此,梅花鹿繁衍也越来越多,村子的人越来越富,人口也越来越旺相。几年时间,鲁家石屋便发展成远近有名的大村庄,人们也时常念道红马和梅花鹿对百姓的益处,对马和鹿说道的也多了。日久天长,“马”“鹿”越来越响亮,便把鲁家石屋这个村名改称了“马鹿”。再后来,人更多,庄更大,逐渐分成为南、北马鹿二庄,一直沿用至今。
(二)槐树庄的传说
太河镇有个槐树庄,这个庄就是过去的马鹿庄。因村内大街之上,生长着几十株粗大繁茂的大槐树而得名。传说,古老的马鹿街市,店铺林立,商贾云集,逢四、九大集更是热闹,满街槐荫蔽日,买卖公平,外地商客不晓的这里叫马鹿,却都将此呼为“槐树庄”,并且名声远扬。 相传,这大槐树很有灵气,若谁有意破坏它,家中就必有灾祸。说在很久以前,月下老人就是在那棵最大的槐树下,专门为人间男女选配姻缘的,谁与谁结成夫妻,月老早已为人选配好,就是两人相隔千里,相貌差别再大,年龄再有悬殊,也注定要成为夫妻,这是人生早已注定不能变的。 话说有个青年后生名叫二柱,自幼生性聪敏,擅长珠算,人称“铁算盘”。但家中上无父母,下无兄妹,地无一垅,生活无着,只落得给一家富户看坡管事。有一年麦季,一个月照星空的夜晚,二柱出坡看护庄稼,行至大街之上,忽然看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大槐树下聚精会神的拨弄着一些小泥人,正在反反复复,进行配对,把两个男女模样的泥人一对对摆开。二柱便上前深鞠一躬,问道:老人家,您是何人?如此搭配这些小泥人是为何故?老人说,我是月老,正在为人间男女配姻缘呢!这双双男女,我将用红挽纲都绑成对,叫姻缘一线牵,既是两人远隔千里也是一对,红绳一旦绑定,就注定是夫妻了。二柱听了,觉得好笑,就问老人,我今年一十八岁,也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我的妻子是谁呢?现她又在何处?老人讲,你虽到了成婚年龄,但你的妻子现在尚小,今年还不足一岁,到十七年后才能婚娶。二柱又问,现在我很想知道她叫什么,家住哪里,岳父母是何人?月下老人说,至于她叫什么,住在哪里,都不能告诉你,天机不可泄露。但是,我能够让你先见她一面,明天午时,在你东家麦田北头,有个落难嗷嗷待救的女婴,便是你将来的妻子。二柱急切熬到次日午时,匆匆跑到麦田地头,果见一女婴,又黑又瘦,包在一件破棉袄中,正在嚎啼。忽然,自山沟里窜出一只野狼,冷不防叼起女婴就跑,直吓的二柱浑身上下直冒冷汗。禁不住大声喊叫:“快救命啊!狼来了!快打狼啊!”声嘶力竭喊个不停。村上干活的人,一起涌来,手持叉钯呐喊打狼。野狼见势不妙,丢下女婴逃命去了。这女婴方才算是得救,但后来是死是活,二柱不得而知。 一场虚惊过后,二柱暗想,现在我已年方十八,妻子这才一岁大小,而且将来生死未卜,要到婚娶之时还要等十七八年,那时我以年近四十,倒不如求求月老,再另给选配一个年龄相当的女子。不知不觉便朝庄里大槐树下奔去。到大树下,急忙上前拜求,只见月老的头,直摇得像货郎鼓一样,口中连说:“不可,不可!”二柱心想,大千世界,天涯何处无芳草?我就不信,非系在你这弯脖树上吊殺! 这时,二柱想起俗话中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人们还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到那儿去,非找个妙龄媳妇让人瞧瞧不行。于是,立志告辞主人而去。一路晓行夜宿,直奔苏州而来。话说时进初冬,身着单衣夜寒难熬,二柱就寻得一家店铺墙根,在一座烧饼炉边苟且取暖。忽听灯光亮处的窗口里,传出了算盘声,并听到“这帐对不起来”的说话声。二柱听了,便知算账人有两个数字打的不对。就在窗外说“你前面两个数字算错了”。房内听到窗外有人说话,立刻出来察看,见是一个要饭的后生,就不耐烦地说,我算的不对,你来算算!二柱也毫不客气,跟着算账人就进得房内,一手拿起一个算盘,哗啦啦即刻完事,两个算盘同一结果。算账人见了,对此佩服五体投地,见二柱有这等本事,就破格收留他做了账房伙计,帮他干起了绸缎行的生意,二人以兄弟相称,关系日益密切,街邻见了称主人为大掌柜,喊二柱为二掌柜。做大哥的见二柱单身一人,也曾多次为二柱张罗亲事,但都无一成功。过了十几年后的一天,绸缎行外来了母女两个讨饭的,衣衫褴褛,饥饿难行。二柱一听母女话语,极像是老乡口音,就向那位老人答话,问是哪里人,为何到此?那老人说,我们是山东人,家住淄河岸边,小女名叫翠莲,因连年灾荒,讨荒到此。二柱听了,喜出望外,真是在他乡遇见了故知,倍感十分亲切。二柱把这事向大掌柜一说,他也觉得既是二柱老乡,流落至此也甚为可怜,便将其母女二人收留下来,做些绸缎行洗刷的活计。两年过去了,翠莲已是年方十八,人儿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大掌柜想到,二柱现在仍是单身,不如撮合把翠莲嫁给二柱,岂不两全其美。当提及起来,双方都也很有意,即便在大掌柜的张罗下,选了个良辰吉日,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在洞房花烛之夜,二柱突然发现爱妻肚子上有一块疤痕,当即大吃一惊,急问娘子腹部疤痕是为何来?妻子见问,不禁悚然泪下,她说:“听娘讲,在自己幼年时侯,父亲病亡,母亲带着自己捡粮渡荒,走到一大户地头,正赶上麦收,母亲便将女儿安放地头阴凉处,去捡点麦穗时,没成想被狼叼伤,幸被好心农人救下,才保全了性命,随后母亲便急求人救治,伤好后便留下了这疤痕”。二柱听妻子这么一说,惊讶得目瞪口呆。心中暗想,难道说月下老人配姻缘,果真是天命注定,真是逃也逃不掉的事?后来,二柱与岳母、妻子,渐有思乡之意,便就此告别返乡。回到老家,办起了一个绸缎铺,货源从苏州进发,南北买卖协同,生意更加红火。闲暇之时,二柱心头始终挂怀月老配姻缘这个谜,就一直想找月老再探个究竟。一次夜晚,二柱又在那棵大槐树下,遇到了月下老人。二柱头一句话便问月老:“我跑到江南,为啥也没避开你为我配的妻子?”月老说:“这就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吧!”正说间,天上飘过一块乌云,下起了一阵急风暴雨,月老慌忙挥动双手,划拉起已经配对的小泥人,随即将大红包袱一兜噜,避雨去了。待雨停风止,月老再摊开包袱看时,小泥人们已是被雨水浸了个透湿,男女混淆面目全非,黑白丑俊、模糊难辨。月老瞧了瞧二柱,指划着这些无法辨认配对的小泥人,叹了口气说:“既然天配的姻缘,让世间人这样不情愿,不称心,那就干脆不配了!以后,那就让他们谁看着谁好,谁和谁婚配,自行选配,自由恋爱结婚算了!”二柱笑了笑说:“到头来,归根结底,还是人心能胜过天意啊!”月老听罢,撩衣拂袖,径自扬长而去。 相传,自那以后,婚姻自由恋爱,便逐渐成了人间男女婚配的一种时尚。
(淄川地名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