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园往事三级片演员,扫厕所老师,外地口音

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93.html

作者:大碗科长

本文大概

读完共需

22

分钟

谢园61岁突然离世其实也并不突然,他刚两岁的时候,父亲同样以心脑血管疾病离世,只是他和好友葛优、梁天相约「把喜剧演到70岁」的愿望只能遗憾天不假年了。谢园这一生,似乎永远存在着意想不到:想当演员结果出演了中国第一个「少儿不宜」,想做一个好老师却也有「师生恋」传闻,晚年一直把自己看做满族八旗子弟,最被人记住的角色却是《我爱我家》里的陕西话毛贼「宝财哥」。

就像编剧史航纪念谢园的文章里写的那样:他是一个让人能惦记好久的演员,是「真正有趣的大才大能之人」。他如果肯写一部自传回忆录,一定如大卫尼文的《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一样神奇。因为他都知道,都记得,顺逆祸福都不在乎,却又存心厚道,知道怎么三十年细说从头。

??

年,谢园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其实以谢园的分数,可以考比电影学院更好的,但当时他对自己没有自信,觉得自己考理科或者考文科的正牌像北大清华肯定考不上,一般师范可能都悬,他还不愿意出北京,这样衡量下来只能去考电影学院、广院和中戏这些文化分数线不高的学校。

考试也很顺利,虽然有点罗圈腿,但谢园以前在宣传队的时候会玩几下乐器,平时又喜欢出洋相。面试的时候又即兴吧把会学的国家领导人的口音学了一个遍。

后来有一位老师告诉他,幸运的是,这次考试招了32人,他是第32名。

直到后来,谢园才知道自己考上的这个班有多重要,不仅因为他的同班同学有张丰毅、张铁林、陈国星、沈丹萍、周里京,还因为一起上课的摄影班里,出了张艺谋和顾长卫,导演系出了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

这个班,就是后来开创第五代的78班。

北影毕业后,谢园出演了《新兵马强》、《知音》、《邻居》、《火烧圆明园》《鸳鸯楼》等影片中出演了一些次要角色,虽然并不重要,但是在《新兵马强》里认识了葛优的父亲葛存壮,在《知音》里和陈凯歌父亲陈怀皑成了忘年交,两个老头又把自己儿子介绍给谢园,都成了好哥们。

因为从小在姥姥姥爷家里长大,谢园似乎天生就和老人很亲近,后来也是先认识了作家谌容,后来听说谌容的儿子梁天一直暗恋蔡明,从学生到当兵后来当工人给蔡明写过7封信,谢园还主动撮合在拍《新兵马强》时就认识的蔡明。

虽然这事最后不了了之,但还是被梁天的哥哥梁左放到了《我爱我家》里,成就了贾志新和郑艳红的故事。

谢园的第一个主要角色是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中的「奸细」,摄影是张艺谋。

谢园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赶上了:当张艺谋的镜头从他和陶泽如、陈道明、魏宗万这些极具雕塑感的脸上依次扫过的时候,「第五代」就此登上电影史的舞台。

因为在《一个和八个》里结下的友谊,陈道明和陶泽如成了一辈子的朋友,后来两人还一起出演了成为85后阴影的《黑洞》。

更让谢园无心插柳的是,他主演了一部叫做《寡妇村》的电影,该片讲述在闽南一个有着奇特走婚婚俗的渔村里三对性格各异、情况不同的年轻夫妻的命运,谢园在里面演忍不住违背祖训与妻子私自圆房的阿泰,快上映的时候,谢园给导演建议说:「这里面走婚这个习俗孩子看了不好,要不咱打个提醒吧?」

导演王进一想也是,从此《寡妇村》上映的海报上、黑板上,就写着四个大字「少儿不宜」。

当时的人民群众是带着批判的精神花三毛钱走进电影院,带着上当受骗的心情骂着街退场的。

而谢园也凭着电影里的演出,成了共和国最早的「三级演员」。

这点倒是和另外一个「三级片演员」梁家辉有点相似,说起来两个人还真有点相似,业内人曾评价说:谢园是其见到的华人演员里文笔最好的一位,文笔疏阔却气韵丰沛,能如炊烟般袅袅不绝。描人能从细节处入手,又能延宕开来;状物不求惟妙惟肖,却又自成风景。

另一位则是梁家辉。

梁家辉饰演的王一生

巧的是,两人都分别主演过阿城盛极一时的小说《棋王》,演的都是那个「棋呆子」王一生,而且梁家辉还亲自编剧,请来严浩、徐克联合导演,还跟罗大佑要来了主题歌。

但这么高配的版本,在谢园面前瞬间化作虚无。

谢园自己设计了这样一段:王一生坐在门前抽烟时的样子,他说他的母亲是个妓女,不愿意让他下棋,一下棋就打他。可母亲临死时用牙签给他刻了一副象棋,母亲不识字,象棋上的车、马、炮不知该怎么刻。他接着说,他是个不惧生死的人,在那一刻绷不住了,哭了。

谢园演这段戏时,大段的台词一口气说完,脸上没有滴泪。

这一次,谢园以静制动,凭借王一生这个角色,谢园摘得了第九届金鸡奖影帝的桂冠,也逼得金鸡奖破天荒的下了个双黄蛋。

另外一个影帝,是主演《晚钟》《欢乐英雄》的陶泽如。

谢园那种脸,仿佛天生就是为当时流行的「伤痕文学」而准备的。

那时候,谢园的身份可不是葛优、梁天那样的喜剧演员,业内将他视为石挥、谢添这样的表演大家最好的继承者。和他同样被抱以厚望的是话剧演员出身、但极少演话剧的姜文。

当然这少不了同学陈凯歌的帮助。

陈凯歌被谢园视作是自己的老师。他年长谢园很多岁,老三届,因为是同学,又有父亲这层关系,陈凯歌拍电影孩子王的时候,找来了谢园,对他说:「这《孩子王》为什么要找你拍呢?一开始我们找了一个长得特别像阿城(《孩子王》的作者)的人,后来发现光像阿城不行,肚里没有玩意儿。才把你找了来。」

陈凯歌总对谢园的眼神不满意,觉得他眼神不稳定:「……孩子王是心里头很有数儿的一个人。你那眼神儿好像老要找点儿事儿似的。没有事情,乡下很太平,人们已经把猪都轰下山冈了,万籁俱寂,说这山上啊,相当安静了。这鸡,嘎嘎嘎嘎……」他能学半天,谢园想了想说:「我大概明白了,有一只鸡被您从那边儿轰过来了……」

谢园这双眼睛要完成的内容太多了,比如看着字典这场戏,陈凯歌就要求:「吃、喝、拉、撒、睡、生、死、人、鬼、操,人生十件事就都拧在这场戏里,孩子王看字典。字典在全片里是文化的象征,它没有救了孩子,反而害了他们。所以孩子王临走时要对王福说,以后什么都不要抄,字典也不抄,脑袋扛在肩膀上,文章靠自己!因而,你在看这本宇典时的表情应控制在既有点生气又有点高兴,既有些欣喜又有些悲哀,又想抬头又不想抬头,出现在银幕上的客观效果应是四大皆空、似悲似喜、如梦似幻、四喜发财……噢,没有四喜发财,那成划拳了。」

结果谢园还是一副低眉顺眼随时打下手的样子。

谢园给陈凯歌解释说,这个眼神也不怪他,他上学时候不上文化课,就是参加学工劳动,每天织草袋子,逢是这活都是女生干,因为她们织得最好,那时候谢园就负责递草,得手疾眼快啊。也落下毛病了。老递草的这个眼神儿啊--它贼。

直到有一天,陈凯歌问谢园:「你啊你,拿出来你在北京大学未名湖里捞虾米的劲头啊!」

这也是谢园一生里颇为得意的一件事,文革停课后,谢园和他的小伙伴里就在家附近的几所大学的校园里随便上树,拿着钓鱼的竿子,捞虾米的网子,羊骨头--烧了以后味儿特别足,网兜用竹竿一撑,拿根绳儿拎住中间以后往湖底下一沉,去捞虾米。而捞虾米在什么地方呢?北京大学的未名湖!

在未名湖临湖轩旁边的水里沉着虾米网。那个地方离北大校长的办公室很近,美国人在的时候是司徒雷登的办公室。谢园就在他们办公的临湖轩前边的未名湖畔的石头缝儿里捞虾米!头几个星期的时候,那虾米都一柞多长,等到后来去淘的人多了,捞上来的就都是很小的虾了……

后来谢园的姥爷,清华大学土建系的教工就说:「……打死我都不敢想,你们居然敢在老燕东园里头,未名湖里捞虾米!回来你姥姥还裹着面炸给我吃,我居然还把它当作下酒菜!还有你老舅!这个缺心眼儿的东西!你怎么也跟着去呢?你们这岁数进去也就算了!」

这段经历让谢园刻骨铭心,找到了这个感觉,他也就找到了「孩子王」的感觉。

《孩子王》根据阿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在十年动乱时期,一名北京知青在云南插队的故事,因此让在云南插队的陈凯歌一眼挑中。

谢园饰演的北京知青老杆,来到云南插队已经整整7年了,突然被队长派去了学校当老师。

虽然只有高中学历的自己,竟然被分配给初三的孩子们上课,但老杆还是迎难而上,直到最后,他索性抛开了教学计划,按着学生们的兴趣自由讲课。

然而也因为老杆的「不守规矩」,他不久之后就被学校开除,打回大队继续劳动。

有人把这部片子评价为中国版《死亡诗社》。

从此,谢园就迷上了当老师这个职业。

刚毕业的时候,谢园其实不愿意当老师,他本来被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但是眼睛近视,人家不要他,又给他退回学院了。谢园其实特别想穿上那身军装,心里特别难受,而且留校后很长时间也没正经课可以教,而是负责学校的卫生。

他的权力也不小:教学楼所有楼道和厕所都归他管,手下指挥的还是各个班级的班长以及学生会的骨干成员。

别看这么一个管厕所的活,张丰毅、张铁林也想干,但老师觉得他们不适合,就把谢园留下了,也许是因为二张长得帅气,不留校更有出路吧。

直到《孩子王》入围了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被誉为陈凯歌最好的时光,顾长卫最好的摄影,谢园最真实的演出。

但是也幸运也不幸的是,年风头正劲的电影,是张艺谋的《红高粱》,张艺谋拿到了金熊奖,《孩子王》却只拿到了「教育贡献奖」,在童年的金鸡奖上,《红高粱》和《老井》共获最佳故事片奖,张艺谋甚至还因出演《老井》拿了个最佳男主角奖,陈凯歌则只拿到了「导演特别奖」。

不过谢园倒是从此走上了教学的道路,成了北影真正教表演的老师,学生们一开始选他的课是因为他是知名演员,后来发现,他能不带讲义、不带电脑,只靠脑子就将数十部经典电影讲得活灵活现。

谢园当老师上瘾了,在剧组里碰到以前教过的学生,就忍不住考考他们,给他们出个表演二十题,他的学生由此最怕在剧组看到这位老师。

谢园回忆说,在他带过的学生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余男。「我在讲课的时候,特别愿意对学生提问,但余男就敢于反问,说谢老师,你为什么要问我们这么多问题,一下子把我问愣了,我觉得这个学生很有个性。在很多演员都拍时尚片的时候,余男就逆潮流而动,甘于塑造劳动妇女。我记得有一次她为了体验生活,甚至和身上有虱子的老乡共睡一张床,我自愧不如。而且余男很率真,她不喜欢的课坚决不去上,这在演艺圈可能会吃亏,但这也是她最可贵的地方。」

另一个则是邢佳栋,跟余男相反,邢佳栋坚决执行老师的命令,有的时候甚至有点过。「上学的时候,邢佳栋是班长,有一次我发现有的同学不打扫卫生,我就把邢佳栋找来谈话,结果邢佳栋错误地领会了我的话,把全班的同学集合起来,罚大家把全楼的卫生都打扫了。后来有家长来找我,说谢老师您这种惩罚是不是有点过,我后来一问才知道是邢佳栋干的。」

一直到去世前几年,谢园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pf/7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