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果实种子类6
.淡豆豉
〔处方用名〕淡豆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黑大豆Glycinemax(L.)Merr.的黑色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药材以质柔软、气香,无糟粒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黑大豆洗净。另取桑叶、青蒿,加水煎煮,滤过。将煎液拌入净黑大豆中俟吸尽后,置蒸具内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在25~28℃,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闷使发酵至长满黄衣时,取出,除去药渣加适量水搅拌,置容器内,保持温度50~60℃素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略蒸干燥。
每大豆kg,用桑叶、青蒿各7~10kg。
〔成品性状〕本品为扁椭圆形粒状;外皮黑色略皱缩上附有黄灰色膜状物,皮松泡,偶有脱落,种仁棕黄色。质坚。气香,味微甜。
理化鉴别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数分钟,滤过。取滤液0.5ml,点于滤纸上,待干,喷以1%吲哚醌一醋酸(10:1)的混合溶液,干后,在~℃烘约10分钟,显紫红色。
〔性味与归经〕苦、辛、凉。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楮实子
〔处方用名〕楮实子。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野生或栽培。主产于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洗净,干燥,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药材以色红、饱满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成品性状〕本品略呈球形或卵圆形,稍扁。直径约1.5mm,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颗粒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有凹沟,有的具果柄偶有未除净的灰白色膜状的宿萼。胚乳类白色,富油性。质硬而脆。无臭,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痠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用法与用量〕6~12g,用时捣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葫芦(抽葫芦)
〔处方用名〕葫芦壳。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葫芦Lagenaiasiceraia(Molina)Standl.var.depressa(Ser.)Hara近成熟的干燥果皮。均系栽培。全国各地均产。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瓤及种子,干燥。药材以个大、果壳肥厚、无霉烂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洗净,除去果柄及种子,切块,干燥。或晒干后打碎,除去种子。
〔成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状或碎片状。外表皮黄棕色,较光滑;内表面黄白色,带有海棉状白色瓤。质坚脆,易折断,切面粗糙。微臭,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利水,消肿,散结。用于水肿,四肢、面目浮肿,腹水肿胀,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15~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葱子
〔处方用名〕葱子。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葱AiliumfistulosumL.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栽培。全国各地均产。夏、秋二季收集成熟果实,干燥,搓取种子,除去杂质。药材以身干、饱满、色黑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成品性状〕本品为三角状细小种子,表面黑色光滑,质硬,种仁白色。气特异,有葱味。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肾,明目。用于肾虚阳痿,目眩。
〔用法与用量〕3~9g,用时捣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北葶苈子(独行菜)
南葶苈子(播娘蒿)
.葶苈子
〔处方用名〕葶苈子、炒葶苈子。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Wild.或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L.)WebbexPrantl的干燥成熱种子。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均系野生。北葶苈子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南葶苈子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夏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干燥,搓出种子,除去杂质。药材以将粒充实均匀、色黄棕、无杂质者为佳。(炮制方法〕葶苈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炒葶苈子取净葶苈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逸出,取出放凉。
〔成品性状〕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微有光泽,具纵沟两条,其中一条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无臭、味微辛辣,粘性较强。
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扁,长约1mm,宽约0.5mm。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味微辛苦,略带粘性。
炒葶苈子形如葶苈子,微鼓起,表面色泽加深,有油香不带粘性。
〔性味与归经〕辛、苦,大寒。归肺、膀朓经。
〔功能与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注意事项〕葶苈子遇水发粘,不宜用水淘洗。
.紫苏子
〔处方用名〕紫苏子、炒苏子、蜜苏子,苏子霜。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干燥,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药材以粒饱满,色灰棕,油性足者为佳。〔炮制方法〕紫苏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炒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爆裂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蜜苏子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苏子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棕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每紫苏子kg,用炼蜜10kg
苏子霜取净苏子碾碎,加热,用布或吸油紙包裹,压榨去油,研细。
〔成品性状〕紫苏子呈卵圆形或类圆形,外表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网状纹理。果皮薄而脆,种子黄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炒苏子形如紫苏子,外表灰褐色,有细裂口,焦香气。
蜜苏子形如紫苏子,外表深棕色,有细裂口,具蜜香气,味甜。
苏子霜为灰白色的粗粉末,气微香。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蜜苏子偏用于润肺止咳。苏子霜,用于脾虚患者。
〔用法与用量〕3~9g,用时捣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蜜苏子、苏子霜,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
.黑芝麻(胡麻仁)
〔处方用名〕黑芝麻、炒黑芝麻。
〔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栽培。主产于四川、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干燥,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干燥。药材以颗粒饱满、色黑者为佳。
〔炮制方法〕黑芝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成品性状〕黑芝麻呈扁卵圆形,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一端尖,有棕色点状种脐,另端圆,种皮薄,种仁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
炒黑芝麻形如黑芝麻,微鼓起,外表黑色,有焦香气。
理化鉴别取生黑芝麻约1g,研碎,加石油醚(沸程60~90℃)10ml,浸泡一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1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昏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9~15g,用时捣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槐角
〔处方用名〕槐角、蜜槐角、槐角炭。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主产于河北山东、江苏、辽宁等地。冬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药材以饱满、色黄绿、质柔润者为佳。
〔炮制方法〕槐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筛净灰屑,长角掰断。
蜜槐角取净槐角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再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喷洒均匀,炒至外皮光亮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每槐角kg,用炼蜜5kg。
槐角炭取净槐角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黄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成品性状〕槐角呈连珠状豆形,长10~60mm,直径6~10mm,黄绿色或黄褐色,表面皱缩而粗糙,一侧有1条黄色带(背缝线)。种子肾形或扁椭圆形,表面光滑,棕黑色,种仁黄绿色。有豆腥气,味苦。
蜜槐角形如槐角,表面鼓起,色泽加深,有光泽、略带粘性、味甜。
槐角炭形如槐角,表面焦黑色,内部深黄褐色、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疮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用法与用量〕6~9g,用时捣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蜜槐角,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炒炭后及时散热,防止复燃。
.蓖麻子
〔处方用名〕蓖麻子。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