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用于蛔虫病的中药,值得收藏

在日常生活中,寄生虫感染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一种,其中蛔虫感染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寄生虫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蛔虫在人体肠道或胆道等部位寄生所造成的疾病,它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人是唯一宿主。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营养,雌虫产出的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粪便中受精虫卵在潮湿、荫蔽、氧气充分、温度适宜(2℃~30℃)的外界环境中,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成虫寄生肠道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常伴食欲减退、间歇性脐周疼痛或上腹部绞痛。儿童患者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偶可出现异嗜症,重度感染者可出现生长发育障碍。胆道蛔虫症出现剑突下突发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或下腹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疼痛持续一段时间缓解后可再发生,剑突下有局限性压痛点,无腹肌紧张。现代医学一般使用甲苯达唑等药物来驱除蛔虫,而我们早在古代已经认识到蛔虫的危害,从而发现了一些具有杀虫消积的中药材,下在来详细看一下有哪些中药材具有驱除蛔虫的作用:

槟榔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呈扁球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明显瘢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作用,主要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每次使用3?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

苦楝皮

苦楝皮为棟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呈不规则板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纵皱纹和点状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黄色;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气微,味苦,具有杀虫,疗癖的功效,主要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每次使用3?6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使君子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泽。顶端狭尖,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处壳较厚,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气微香,味微甜,具有杀虫消积的作用,主要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每次使用使君子9?2g,捣碎入煎剂;使君子仁6?9g,多人丸散或单用,作?2次分服。小儿每岁?.5粒,炒香嚼服,日总量不超过20粒,服药时忌饮浓茶。

南鹤虱

南鹤虱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表面淡绿掠色或掠黄色,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窄翅状次棱,翅上密生列黄白色钩刺,次棱间的凹下处有不明显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条脉纹,上具柔毛。种仁类白色,有油性。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具有杀虫消积的作用,主要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每次使用3?9g。

雷丸

雷丸为白磨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秋季采挖,洗净,晒干,为类球形或不规则团块,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略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细纹。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坦,白色或浅灰黄色,常有黄白色大理石样纹理。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微带黏性,久嚼无渣。断面色褐呈角质样者,不可供药用,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主要用于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每次使用5?2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一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一日3次,连服3天。

榧子

榧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形的种脐,另端稍尖。种皮质硬,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膜质;内胚乳黄白色,肥大,富油性。气微,味微甜而涩,具有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的作用,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每次使用9?5g。

往期精彩回顾:肾气虚吃什么药推荐3款中成药七种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的中成药,你知道多少!用于肝气郁结的十种中成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rb/5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