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葛根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http://www.yqyywdj.com/m/

解馋祛疾显精神,

小辈无名与汝亲。

药膳皆能称上品,

居家乐意好为邻!

葛根

葛根,中药名。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主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生理特性

多年生藤本。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肥厚。叶互生;具长柄;三出复叶,顶端小叶的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有时有3波状浅裂,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下面较密;侧生小叶较小,偏椭圆形或偏菱状椭圆形,有时有2~3波状浅裂。荚果线形,扁平,密被黄褐色的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而扁,赤褐色,有光泽。花期5~9月,果期8~10月。

药理作用

:主要含黄豆苷元、黄豆苷、葛根素。用HPLC法测定野葛及其同属根中的总黄酮及黄豆苷元、黄豆苷、葛根素的含量,野葛根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另含鹰嘴豆芽素、葛根素-4-β-O-葡萄糖苷、4’-甲氧基葛根素、葛根苷A,葛根苷B、胡萝卜苷、p-谷固醇等成分。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味甘、辛,性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本品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

2、麻疹不透:本品味辛性凉,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

3、热病口渴,阴虚消渴:本品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

4、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本品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

5、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故临床常用治高血压病颈项强痛。

6、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病毒性肺炎、背痛、痉挛等属于外感表证者,麻疹见有表邪外束者,传染性红斑症(第五疾病)、手足及口病、回归热、糖尿病、尿崩症等属于热病伤津、阴津不足者,传染性腹泻、功能性腹泻、其他食物中毒(细菌性)、其他原虫性肠道疾病、其他病原体所致之肠道污染、细菌性肠炎等属于脾虚或胃肠湿热者。

:内服:煎服,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中西药配伍禁忌:1、与降压药、降糖药、脑血管扩张药同用宜减小剂量。2、葛根可以拮抗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故不宜并用。

虚寒者忌用,胃寒呕吐者慎用。

临床应用

1、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症,常配伍柴胡、黄芩、白芷、羌活等药,如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2、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若麻疹初起,已现麻疹,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者,可配伍牛蒡子、荆芥、蝉蜕、前胡等药,如葛根解肌汤(《麻科活人全书》)。

3、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治疗消渴证属阴津不足者,可与天花粉、鲜地黄、麦门冬等清热养阴生津药配伍,如天花散(《仁斋直指方》);若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气阴不足者,又多配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黄芪等药,如玉泉丸(《沈氏尊生书》)。

4、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者,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若脾虚泄泻,常配伍人参、白术、木香等药,如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5、治高血压病颈项强痛,如北京同仁堂生产的愈风宁心片即由葛根一味药组成。

白糖煮葛粉:

1、功效:主治伤寒、发热头痛,还可以用于美白丰胸,是爱美女性的上好滋补品。

2、原材料:葛根粉30-50g,白糖适量。

3、做法:将葛根粉加水适量,调成糊状,放入锅中,用小火煮成稠糊状趁热调入白糖。搅拌均匀,待糖溶化即食。

4、用法:随意服用。

END

往期推荐

24节气养生系列

中药科普大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st/6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