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4A景区

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轮埠路,是中国大运河文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景区北起大闸口、南至堂子巷,总范围45平方公里,核心区总长度15.6公里,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分为“起”、“承”、“转”、“和”四大板块,主要有陈潘二公祠、清江浦、御龙园、名人故园御码头、济安水龙局、水渡口、清江闸等景点。

别名: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

门票参考:大门门票免费,游玩项目另收费。

开放时间:08:00~18:00

适宜季节:4月~10月

建议游玩时间:4~5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4A

所在地/隶属: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轮埠路

基本介绍

里运河,沿岸风景优美、人文景点众多,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承载着淮安千年的运河文化,见证了昔日淮安漕运文化的兴盛,是淮安人的母亲河、文化河。淮安自古为水运枢纽、南北要冲,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以“让世界领略淮安古运河文化,让淮安承转世界古运河文明”为宗旨的里运河文化长廊,融合运河两岸保存的古迹和典故,集主题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展览博览等于一体,成为淮安又一张旅游新名片。

景点景观

清江浦记忆馆

清江浦记忆馆建筑面积平方米,以展示明清以来年清江浦城市发展为脉络,以复现城市记忆为主线,通过情景再现式及影视语言的表现手法,探寻淮安城市发展的根源,通过“城—街—宅”三个板块,上演一出定格的城市大戏,让游客感受昔日“南船北马,九省通衢”清江浦的繁华,进一步彰显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

淮安戏曲博物馆

淮安戏曲博物馆坐落在清江浦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里运河中洲岛上,与岛上的淮安名人馆、大运河楹联馆和里运河南岸的陈潘二公祠(暨大运河名人馆)及周信芳故居,共同组成淮安运河博物馆,构成了里运河文化长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淮安名人馆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位于大运河与古淮河的交汇处,地处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向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的美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更是盛赞淮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作为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淮安的运河历史文化积淀异常深厚,明清时期,更以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的双双驻节,成为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

运汇淮交感地灵,千秋人杰灿群星。已在淮安大地上流淌了近个春秋的大运河与古“四渎”之一的淮河,她们甘甜丰美的乳汁,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淮安人,而且哺育了一座又一座历史丰碑式的将相之才、文学巨匠及各类英杰。从千古名将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到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形成了一条密集悠长的人才链。走进淮安名人馆,就犹如走进一条群星灿烂的历史长河。

国师塔

国师塔是为了纪念顺治皇帝的老师玉琳国师所建。玉琳国师俗名杨通琇,江苏江阴人。清顺治十五年(年),世祖福临召当时的武康名僧玉琳进京,对之“慰劳优渥”,送居万善殿,不时屈驾前往“临访道要”。因玉琳和尚出语敏捷,善于应对,很得顺治帝的欢心,特赐号“大觉禅师”,以后又晋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玉琳曾受命在京城阜成门慈云寺为一千五百个和尚讲经说法,并曾领大弟子给皇帝“作佛事七昼夜”,真是极备荣宠。但这位高僧不乏自知之明,正当声誉日隆时,便急流勇退,辞归山林,这一来更得朝野的尊崇。有的说他“于荣利无毫发矜重”,有的说他“如野鹤孤云,无所留碍”。康熙十四年(年),玉琳国师六十二岁时南游,止于(淮阴)慈云庵,跌坐而逝。雍正十三年(年)皇帝拨专款在原先慈云庵的基础上扩建“慈云禅寺”,乾隆四年(年)建成。寺后还建有“能仁国师塔”。

清江大闸

清江闸”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是运河上现存古老的石闸。在年黄河北徙山东入海之前,闸下白浪翻涌,涛声轰传数里之外,南方各省漕船,过此无不小心翼翼,弄不好就险象环生,常有覆舟之患。为了防止黄水倒灌淤塞运道,必须严控启闭:只有运粮漕艘与三品以上朝廷大员的官船可在规定月份过闸,其它北上的船只,一律以石码头为终点,客货上岸改雇车马陆行,所以也就有了“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说法。康熙六次南巡,都要到闸上走走看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yy/10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