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80416/6172010.html
神奇的本草文化|
本
草
本草,是中草药的另一种说法,也有人把“本草”作为中药的统称。
本草文化在中国有着悠远流长的历史,它记载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也融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种种味道。
在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眼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让万物有了生命。
千万种本草,才会在四季不同的阳光、风雨、霜雪中生长于天地间。
本草文化看似古老又遥远。可是细细想来,除了印象中带着苦涩的中药汤剂,我们生活中的一日三餐,茶点佐食,休疗养生,都有本草文化沉淀其中。
本草文化,描绘出的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山水草木,流传下来的是萦绕在人间的浓浓烟火气。
1
1
神奇的本草文化|
本草文化绵延数千年、生生不息。
古老与年轻;发展与传承,
我们在认识、学习本草文化的过程中,
走近时光年轮中的华夏文明,
探究先人创造的中国智慧。
我们
来自北京市人大附中实验小学
四年级6班
我们
来自于一个距离本草文化盛行
极其遥远的时代
我们
带着对本草文化的敬畏和喜爱
希望有更多人看到它依旧灿烂的光彩
1
1
神奇的本草文化|
“本草”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一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到神农尝百草,轩辕算内经,“本草”一直伴随着我们。
那些在历史上被记载的中华名医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伏羲
炎帝
《神农本草经》
1
1
在我们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伏羲被尊为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制九针“的说法流传至今,只不过那时候伏羲探索的针灸是砭石。
在中医学中,最有影响的医药神话是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
这个神农就是炎帝。炎帝经过不断尝试,发明了药草疗疾,这就是中药的重要起源。
随着后人根据前人的记录不断反复实践和积累,再加以验证,这些药物知识慢慢丰富,逐步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就是《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作为古代成书最早,
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中医宝典,
它总结了古人对于人与自然科学的认知,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发明了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
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
西汉初期,著名的医学家淳于意
注意详细记录病案,将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写出了
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
东汉时期,
“神医”华佗发明世界最早的麻醉药物-麻沸散,
成为第一个使用麻醉术进行手术的人。
东汉末年,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医药学进入广泛总结整理阶段。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经典著作。
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
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成为后期中医药分类的标准。
隋朝医学分科愈加细致,
妇科已成,儿科稍具雏形,
王未钞与徐叔响的《小儿用药本草》和《疗少小百病杂方》两部儿科专著,
是世界最早的儿科医书。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
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他搜集药方五千多个,
以毕生的精力撰写了医学著作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孟诜所著《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
孟诜也被奉为食疗鼻祖。
到了宋代,
儿科专著《颅囟经》,《小儿药证直诀》问世,
儿科已成独立学科。
宋慈是南宋杰出的法医学家,
被称为“法医学之父”。他所著的《洗冤集录》,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
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明朝时期,
医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发展出了
许多医学流派,
各种医学典籍如雨后春笋般,频频问世。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国药学著作,共五十二卷,
全书共多万字,载有药物种,
收集医方个,
绘制精美插图幅,分为16部、60类,
是中国古典医学集大成者。
万密斋医学全书
万密斋
万密斋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药圣”李时珍齐名。
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临证医学家之一,
在我国医学史上以儿科、妇科、痘疹等著称。
万密斋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总结和整理了祖辈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
写出了《万密斋医学全书》。
清代中期以后,温病学派日趋壮大。
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王孟英并称“温病四大家”。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学家的代表,被誉为“温热大师”。
他还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由他口授、学生顾景文记录整理的《温热论》
是为温病学奠定学科基础的重要著作。
1
1
神奇的本草文化|
1
1
中医是医学,中医也是文化。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史上,最近约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一直依赖传统药物(其中90%以上是植物药)与疾病斗争。各大文明古国和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医药体系,其中又以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最为完备,成就最大。可以说,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是古代医药科学的最高表现。
我们今天的中医药文化,是以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为基础,经由不断取舍和磨合,而形成的,其底蕴十分丰富。
在中医药中,
很多草药的名字也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趣味药名
以十二生肖命名
鼠粘子、牛膝、虎耳草(金丝荷叶)、兔子草、龙胆草、蛇舌草、马鞭草、羊蹄根、猴头藤、鸡血藤、狗耳朵草、猪沙沙草(马齿苋)
以天地人、日月星辰命名天南星、地骨皮、人见愁(又名血见愁)、千日红、六月雪、满天星
以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命名
春辛草、夏枯草、秋白菊、冬葵子、西赤芍、南茨实、北鹤虱
1
1
在纪录片《本草中华》中有这样一句话,
“山水吸纳于胸,胸中自有丘壑;
本草潜浸于心,心中自有精神。”
“本草文化”的生命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上,
它需要我们正确地认知,
更需要我们世世代代地继承和发扬。
“一莲出九药各药皆不同”|
活动费用来自于
“益路同行”支持
神奇的本草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