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江西,地处九州东南之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又经历过红色苏维埃血雨腥风的洗礼,这片红色的土地,正雄姿英发,翘首阔步,在“中国梦”的浪潮中奋勇直前。河北省滦县(原为“栾”)、四川省巴县(今属重庆)、江西省崇仁县(古称巴陵),这三个地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他们都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栾巴。栾巴,东汉魏都内黄人也。老家是巴县。后入宫为宦,但阉割不彻底,仍保留了部分男根。他颇通道法,能遁墙隐形,可呼风唤雨。在《后汉书?方术传》中记载了他的这么一件事:某年元旦,朝廷大宴群臣。栾巴却举杯含酒不饮,朝西南方喷吐。值日的纠察官看到便向皇帝禀报说他大不敬。皇帝心中不快,这么好的宫廷御酒你不喝却拿来糟蹋,要他说出个理由。他向皇上禀明说:“我老家成都街上失火,所以用酒化雨去救火。”皇帝当然不信,于是派人下去调查,地方上奏报说确有此事,说是那天街上失火,从早晨烧到临近中午,大伙费了好大力气也扑灭不了。这时,有雨从东北方向飘来,把火灭了,奇怪的是雨水中还含有一股酒气。当地百姓都认为有神人相助。哈哈,这当然是传说,有些玄乎。不过栾巴这人确实是个好官。他在任豫章(今南昌)太守的时候,管辖治理江西地方政务。江西郡土多山川鬼怪,百姓常破赀财求神以祈祷平安。栾大人素有道术,能役鬼神。在他的施法下,治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传说临川府之巴陵县(今抚州市崇仁县)有座大山,方圆几百里。山中野兽出没,妖鬼当道,百姓受尽疾苦。栾巴到此施展道法,镇住妖邪,从此平安无事。当地百姓感恩戴德,为了纪念栾巴大人,给此山起名为巴山。还有传说称栾巴迷恋山中美景,后来辞官隐居在此直到终老。到了宋朝,崇仁县令孙懋为避“巴”字讳,想到栾大人后来入朝做过配相(相当于尚书)一职,遂改巴山名为相山。相山,从此一直叫到今天。不过,现在的崇仁县境内还是有叫巴山的小山,名气自然不大。
江西境内有许多全国闻名的名山大川,由于相山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所以相山的名气没有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等名山大。但相山的自然风光绝不逊色于其他名山,而且关于相山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相山地区还是一片缓坡丘陵,闷热潮湿。许多人得了水肿病,不少人为此而丧命。豫章城里有一位姓相的年轻郎中,听说后就来到这里,爬山涉水采集草药为百姓看病。相郎中医德高尚,看病也不计较诊费多少,有些穷人还分文不取,治好了许多人。本地有个姓马的土财主,他的女儿叫马芙蓉,年方十七八,也患了水肿。相郎中在马老爷家住了个把月,把小姐的病治好了。马财主又是设宴又是送大包银两给郎中,想把郎中留下当成摇钱树。相郎中执意不肯,坚决要走。他也听乡邻说过马财主人品不好,临走之前送给马小姐一包黑色的种子,说:“这是治水肿病的好东西,倘若我遇到什么不测,你就把它撒在我的坟头上,长出来后你把它分给乡亲们治病。”第二天,相郎中在回豫章城的路上被人暗害了。百姓为他安葬,做了一个圆坟。马小姐来到坟前痛哭不已,把种子撒在坟头,最后大叫了声“先生”气绝身亡。财主自认倒霉,把女儿运回家里,做了一个尖头坟。说来也怪,两座坟头一天天开始长高,那两座大山直到它们后来互相望见为止。百姓把相郎中的那座圆顶山叫“相山”,把马小姐的那座尖顶山叫“芙蓉山”。从此,相山和芙蓉山相互对望,高耸入云,风光秀丽。相山上洒的那些种子生根发芽,到后来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这就是金针菜,也叫黄花菜。相山地区也成了中药材宝库,随处可见各种草药。当地有首歌谣说——相山十八排,排排有宝采。一处没有宝,不是黄连便是甘草。相山美丽的风光,也成了风水宝地。仙家自然不会错过如此美景,纷纷将此作为安居之所,先后有众多道观寺宇在此落足。古时山中胜迹众多,寺院林立,比如新殿、老殿、梦山观、隐真观、灵宝殿、鹤仙观、万寿观、万福宫、四仙祠等等。相山的万寿宫在道教里被称为“会灵洞天”,传说是太上老君、玉帝和王母召集众神仙商讨大事的地方。相山一时间也成为了中国的道教圣地。相山的万福宫,供奉着道教不同类别和时代的神仙。万福宫内的一口水井设山顶的厨房边,这在全国也是非常少见的。相山的山腰曾经有一座官方的学堂——相山书院。在全国其他地方,学院学堂都是建在山下,比如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长沙的岳麓书院,唯有相山书院是建在山腰之上,实属罕有。相山的主神土地便是栾巴。一般通常来说,为纪念某人新建一座庙宇单独供奉一尊神像,如关帝庙、妈祖庙、包公祠等等,而相山之顶有一座“四仙祠”,同时供奉了四位大神,在全国也是仅有的。为何并建一祠?那是因为这四位大仙都有恩与当地黎民。元代学者吴澄在《相山四仙祠》一书中写到:其自所为仙,非必御风乘云飞行太空之中,或其功行法术有可济人利物……则祠矣。意思是说,当地百姓并不仅仅是供奉那些神话传说中的仙家人物,人间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凡人,只要对百姓做过好事,也可以建祠立庙供奉起来,以享后人纪念香火。
那么,四仙祠内供奉着哪四位的金身法相呢?他们是栾巴、梅福、邓紫陶和叶法善四人。梅福,西汉时期安徽寿县人,颇懂仙术,用神水和草药为人医病,且为官清廉,治理有方,人称“梅仙”,相山之东至今便有一峰叫“梅仙峰”。邓、叶二人亦精通药理,通晓阴阳地理,似得神仙真传。带领乡亲修渠筑堰,造福一方,在当地享有盛誉,故而百姓纷纷集资筹款建起了四仙祠。据记载,四仙祠建于南宋,大诗人张孝祥任临川郡守时,奉钦命兴建于此。
只可惜岁月沧桑,如今,这众多的仙家寺院道观都已湮没在历史画卷之中。新中国建立后,因为扫除封建迷信和“破四旧”,山上的道院被拆,道士与和尚也被轰走下山还俗去了,众多庙宇建筑毁于一旦。如今的相山之颠,尚存一座全石头道观遗址。沉寂了几十年无人知晓。几年前,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组专程前来考察,才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相山,这座被人遗忘了多年的名山,才重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我在相山脚下生活了二十年,对本地的辉煌人文历史也知之甚少。《走近科学》记者查史料、翻县志、请专家、访农户,终于弄清了原委。我也看了那期节目,崇仁县文化馆和县志办及文管所的专业学者也说不清山顶那座遗址的来龙去脉。在走访了当地众多的山民和老者之后,总算厘清了头绪。人们这才惊讶的发现,这座破败不堪的遗址建筑,竟然在中国建筑史和宗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座道观,有几个令人不解的地方:
其一,寺院道观一般都建在山脚山腰或山坳,而这样建在山顶最高处,饱受大风雨雪,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其二,庙内一般都是供奉神仙或者一个凡人,而此庙同时供奉了四位凡人,也实属罕见。其三,古代兴建寺院,一般都是砖木结构雕梁画栋,而这座道观完全都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块垒砌而成。这些石块是就地取材还是从别处运来?几百上千斤一块的大石头人们又是怎么运上山顶的?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用任何胶粘材料,历经一千六百余年风雨不倒,如此精湛的建筑技术,奥秘何在?其四,道观的拱门拱桥用方石垒砌,其余都是用乱石堆垒而成的。山门牌楼是一整块长条巨石,上面刻有四个大字,横看竖看不认识。经专家仔细考证,才发现这四个字竟然是八个字的合体字,拆开来念是:相山、天共、巴陵、道岸。这样的合体字巨石牌额,在全国也只有这一个。那么,这八个字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其五,南方的高山山顶一般都是树木繁茂,而相山山腰往上,树木极为稀少,却长有漫山遍野的野生黄花菜。黄花菜是从何时生长在此的?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实在让人难以解释。以上这些,各路专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成为了谜题。相山,人文风光不再,自然风光却无限美好。相山,主峰海拔29.2米,主峰面积约5平方公里,周边有香炉峰、梅仙峰、查峰、妙峰、着棋峰,还有芙蓉山、鸡笼庵、石马山、八古山等。相山山脉,处于乐安县和崇仁县交界处,主峰位于崇仁县相山镇。乐安县的公溪镇、湖溪乡、戴坊乡、鳌溪镇,崇仁县的相山镇、桃源乡、山斜乡、张坊乡等几个乡镇,共同组成了面积达四百多平方公里的相山地区。山高林茂,风景如画。元代史学家危素有诗云:
谏疏当时奏议宫,至今名迹遍诸峰。经台半掩三花树,丹臼横遮五粒松。近水衣裳清湿雾,立岩艺术白云封。因君更忆非非子,仗屐登临得履从。还有对联是这么写的,一副是:胡山巍峨钟毓流秀灵气独钟神仙喜为宅古殿光彩气象万千香烟缭绕众生乐为园另一副对联是:神之都灵之会仙之宫真人飞升之台天之灵地之秀圣之殿贤人修真之阁《崇仁县志》里是这样描述相山的——近看有崖、有岩、有湖、有瀑布,多桥,多怪石异草。远看双峰耸峙,直通宵汉。乐安、崇仁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盛产水稻、玉米、木材、毛竹、大豆、薯类、瓜果、油料作物及茶叶。木材主要是杉木和马尾松,山上随处可见,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茶籽、油菜和油桐。小时候,我们满山乱跑,山上处处是油茶树,春暖花开,一朵朵洁白的油茶花绽满枝头,用野蕨草管吸食花蜜、采食花苞,是我们的最爱。不经意间,随手采撷野果当做点心——糖罐子、鱼眼睛、糯米饭、野山楂、藤梨、毛栗、蛇莓、地皮果……相山就是个植物的宝库。从南坡的相山镇方向的上山路我没走过,我们儿时走的是公溪镇这边相山北坡的路。从石马山一路爬坡,沿着山间小路,四个多小时的行程,一路走一路欣赏旖旎的风光。野花在轻风中炫耀色彩,小鸟在树枝头欢快鸣唱,山泉汇成小溪,汨汨地奏出叮叮咚咚的乐曲。冷不丁倏地从脚边窜过一只野兔,呼地从草窠里飞起一只野鸡,不远处林中传来猫头鹰的啼叫,小心脏被突如其来的声响挑逗的砰砰直跳。途中路过两个小山村,犹如世外桃源般。空气格外清新,心境分外舒朗。爬上相山顶,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像绵羊,像老虎,像黑熊,抑或什么都不像。突兀嶙峋,犬牙交错,怪异惊悚。相山的岩石属于火成岩和花岗斑岩居多,颜色多为黑色和灰白色。满山可见的黄花菜随风摇曳,若赶上花开季节,一朵、一丛、一片、一岭,无不闪烁着金黄,在肥沃的黑土地里纵情地生长,满山尽铺黄金甲。风起云涌,波澜诡谲。刚才还艳阳高照,转瞬间,云雾便从山脚漫过山腰,夹杂着呼啸的山风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群山刹时就掩映在雾气笼罩之下,几十米外便不见天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以此形容相山一点也不为过。雾气泛着湿润,挂在脸上眉梢,透着丝丝清凉。不一会,云开雾散,视野又豁然开朗,金色的阳光透过层云射向大地,极目四望,绵延起伏的山峦尽收眼底,云海翻浪之中透着青黛。点点村舍撒落在远处的山脚山坳,让人恍若身临仙境一般,飘渺不定,心旷神怡。向西北眺望,芙蓉山遥相呼应,我仿佛看见相郎中和马芙蓉小姐正在深情的凝望,互诉衷肠。相山,素有“赣东名山”之称。峰峦叠嶂,各逞秀色,灌木丛茂,花草纷繁,田园如歌。清秀的竹林在风中婆娑起舞,粉红的紫云英在田野间含羞弄姿,成群的鸭子在溪水中追逐嬉戏,披着蓑衣斗笠的老农正赶着犍牛走过田垄,这样的一幅秀美图画,只是藏在深闺无人识。让相山为外人所知的,恐怕还与相山脚下的一家大型国企有关。就因为相山地区厚重的地表之下,埋藏着珍贵的矿产——铀矿。这个神秘的国有大型军工企业,几万人马把这里搅动得热闹非凡。从年建矿至今,这个矿山为国家的国防和原子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矿石原料,被称为“中国铀都”,它,就是核工业国营72矿,如今改叫中核金安公司。相山铀矿田,被列入中国五大铀矿整装勘查区。年7月2日,为了寻找深部矿藏,在乐安县湖溪乡(72矿湖港分矿和邹家山分矿之间)的鸡笼庵~石硐~居隆庵矿带打了一口新钻井,以.88米的深度,成为中国硬岩勘探第一深钻孔,获取了地球深部成矿条件和环境信息。以往,相山铀矿田的钻探普查深度都只有千把米,这次钻孔大大的深入地表以下,发现在近千米深的地方仍有良好的铀矿化,深部矿石品位变富的趋势很明显,见矿深度也由原来的不足五百米扩大到近千米。以前,72矿的采掘竖井最深也不过四百来米。还首次发现上铀下铅锌铜的成矿带,首次在米的深度发现富铜矿化,为今后矿山开采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打下了坚实基础。年夏,位于邹家山工地附近的居隆庵矿床正式向国家提交。位于崇仁县张坊乡境内的沙洲分矿和云际分矿地层深部找矿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根据截止年的勘探普查数据表明,相山矿田的铀金属储量翻番增长,这个巨型铀矿田的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谁说廉颇老矣?!美丽富饶的相山,在我们心目中就是一方圣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相山的一草一木,矿区的一砖一瓦。这只金凤凰正昂首振翅,准备再度腾空飞翔,续写新的神话篇章。如今,一代矿山人已迁往城市安居。相山脚下,安静了许多。盘山公路上已不见车龙飞舞,生产厂房隆隆的机器声也断断续续。相山的山民也走出大山,出外闯荡精彩的世界。相山,静静地打着盹。云遮雾绕的相山,魂牵梦萦的相山。待到秋高气爽之日,我一定要回到你的怀抱,向着你的最高峰前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山顶的石头道观里,或许还真能遇上一位仙风道骨的神仙,为我指点迷津,亦或与神仙燃香捧茶博弈一局,直到月沉西海、烂柯成灰。哈哈,我是这样梦游仙境的。你呢,不来看看这个美丽的神话?《游子情怀》
抒发游子情怀,展示游子才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行天下,快意人生!来稿(word)邮件发至: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