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脉学中医解惑二

药王脉学重要脉理观念‥‥‥脉有许多重要而特殊的用途,不仅仅是停留在「四诊合参」而已,更要「九大合参」。

脉有许多重要而特殊的用途,不仅仅是停留在〝四诊合参〞而已,更要〝九大合参〞,罗列一些特殊的用途在下:

1.脉与外症合参,才能掌握整个人体,脉法可追查隐藏在体内的病机,脉的意义,就是体内的检查数据报表:

不管现代或古代,体徵都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体徵,一种是内在不可见的体徵,两种体徵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外显的体徵又分两种,一种是患者自己察觉的到,医生却察觉不到的体徵,如头痛、恶心;一种是患者和医生都察觉得到的体徵,如呕吐、咳嗽。内在不可见的体徵,则是像各种血液检查数值、抗体、肝肾功能的数值、癌症指数,‥‥‥,这一大堆数值虽外症不可见,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现代医生只看外症来治疗病人,而不去参考看不见的内部病机数据,这是不客观的。古中医的模式也是这个样子,用症来盘查外面看的到的情况,用脉来盘查内部看不到的数值和病机,然后两头对照,来找出病源病机之所在,脉可显示出隐藏在内的看不见病机,只凭外症来判断用药,只是学了一半。

2.前脉和后脉合参,比对前后两次脉象,是證伪或證真的工具:

这点对中医非常非常重要。不管你对身体用了什么样的药物,作了什么样的处置,只要比对用药前(或处置前)和用药后(或处置后)的脉象,一定会在相对应的脏象系统上,发现脉象前后有差异,凭这个差异,就可以知道药是开对了?还是开错了?何时该停药?何时该转换?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窗口,可以用来回馈證伪或證真。用西医来做比喻的话,等同检查数据的报表。用这个窗口可观察的东西,可以细微到锁定在哪一个脏腑,锁定在到底是30几种病机中的哪一种,这个特殊性,不是粗枝大叶的望闻问诊所能胜任的(意思就是说望闻问三诊的回馈作用,相对粗糙而不明显,譬如吃5钱的黄耆,很难察觉出来脸上气色有什么变化,脉象则会察觉有变化。有的人随意瞎说,说用气色可以观察出来,可以请他表演看看),没有这个窗口,整个中医的医疗过程,就跟瞎子摸象没有两样。

3.脉与各种经典相配合,可进一步的辨證,使无效的变成有效的:

中医经典虽多,不是不灵验,而是没有办法10个灵验8、9个,甚至10个。关键在于经典是一个大原则,尤其现代中医,不管经方家、时方家,皆以看外症为判断的主要模式,脉法则是沿用三指同下的简易脉法,抓个笼统而已,并没有再进一步细分6部脉。譬如桂枝證的诸外症皆齐备,那就是桂枝汤了,但事实上,10个被辨證无误,确定为桂枝證齐备的人,给予桂枝汤,了不起好个5~6个已是极限了,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伤寒论的外症辨證系统,到这边已经是极限了,事实上,把其馀4个没有好的抓来把脉,会发现他们的脉象同中有异,虽然都是浮缓脉,但有的人兼尺部较弱,有的人兼脾胃脉较弱,有的人兼心脉涩、有的人兼肝脉细,他们的问题,依序个别是兼夹肾气虚、脾气虚、心血瘀、肝血虚,只要在桂枝汤中,个别依序加上杜仲(之类)、黄耆(之类)、川芎(之类)、当归(之类),四个人的桂枝汤都会变成有效。这种现象,不但出现在经方之中,同时也出现在时方之中。这种用法是脉法和经典、方剂合参,可以突破经典的局限,作出更进一步的辨證,验与不验,常常就是只差那1~2味药。

4.脉与药物相配合,可查药有没有进去:

医者开出一帖药物,一定有一个目的,譬如脾虚就开补脾的药,但药物开了之后,到底有没有进去,问病人并不是那么的客观,好些?好一点点?好很多?这在相对应的部脉会显示出来,是一个客观的指标,譬如患者本来虚弱的脾脉渐渐变实了,就知道药物有进去,患者的症状也会跟著改变。

5.脉与病情相配合,可查开出去的药物,是打到本还是打到标:

同第3点,如果病人症状有改善,但是相对应的脉部无变化,那就表示这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象而已,只是打到标而没有打到本。或其实并无好转,病人只是碍于情面,伪说成稍有好转。

6.脉与病情相配合,可指导此路不通,要换方向:

同第3点,譬如用补,虚弱的脾脉反而变成滑实大脉,这是用补反弹了,表示络道有痰瘀,此路不通,要先转换方向先清络道。

7.脉与疾病、症状相配合,可用来指导慢性病该不该持续守方,还是要另觅方向:

慢性病用药,常常用了药,外症却完全没变化,一阵子后,要不要持续守方,还是要转方向,就成了最大的考验,这时候,脉就是指标,如果脉有变化了,就应该持续守方,等待量变到质变,如果连脉都没变,宜另觅方向。

8.初诊的脉图与几诊后的脉图相比对,可知道药物有没有伤到肝肾:

不管是吃西药,还是吃中药,越吃越发现肝肾脉,离正常的平脉,差距越来越大,虽然没有外症的表现,也知道方向错误了,该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北京那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pf/1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