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了两年的崇礼刷花之旅,终于在今年年假的尾巴尖儿实现。8月8日~9日,两天时间,喜鹊梁一天,玉石梁半天,官厅水库流连两小时左右……内容太丰盈,感谢团长晓青和其他九位友爱热情的花友,一路上留下的无数感动。尽心整理出此行遇到的花草,以此致谢!有之前在百花山和东灵山的老相识,也有新结识的面孔。大体按邂逅的先后顺序一并列出。水平有限,错讹在所难免,恳请花友们指正。1.秦艽(jiāo)龙胆科龙胆属红宝书里标识的花期在七八月,这两年我好像六、八、九月几次刷山,都没看到秦艽正经开花的样子。秦艽的基生叶莲座状,茎生叶对生,聚伞花序密集呈头状,花小而密集,比达乌里秦艽要迷你。2.路边青蔷薇科路边青属已到果期,花零星。花瓣五枚,黄色,疏散生于茎顶。之前觉得花跟毛茛很撞脸,但认真看看花瓣(毛茛花瓣有蜡质光泽)和花盘(不知路边青花中间的绿球球算不算花盘,花期就能看出瘦果的雏形),还是能轻松分辨的。聚合果球形,瘦果被长硬毛,宿存花柱先端有长钩刺,阳光下看着很勾人~.丝毛飞廉菊科飞廉属木槿姐姐给我念叨了几遍丝毛飞廉和节毛飞廉的区别,我还是没记清,脑子越来做不好用了。从红宝书上直接摘抄一下:丝毛飞廉叶背白色,因为有白色蛛丝状的毛,毛茸茸的,显白;节毛飞廉叶背绿色,疏被毛。初闻节毛飞廉之名时,我误以为是“睫毛”飞廉,还好奇它哪里有睫毛。这么看名字以及叶背疏被毛的特征,可以粗暴地记忆为:毛少——节约用毛的飞廉~4.山刺玫
蔷薇科蔷薇属
起初以为是美蔷薇,后来经木槿等花友指正,这位↑果子圆,没脖子。对比一下美蔷薇的果实↑:枝条上的皮刺直立,果实密布腺毛。果实长椭圆形,顶端有明显的“长脖子”。5.岩青兰唇形科青兰属岩青兰又名毛建草。大家可能知道它还有个亲戚叫香青兰。二者的区别可以看叶子:岩青兰叶子三角状卵形,香青兰的茎生叶披针形,具齿(见下图)。岩青兰正值花期,遍地都是,去年在东灵山,大家还当宝贝找呢~茎生叶对生,轮伞花序多轮,密集成头状。花冠蓝色,二唇形,上唇状如头盔——嗯,乌头的花也是——微凹。6.香青兰唇形科青兰属这是香青兰,叶子细长,披针形,带锯齿。植株耿直,虽然花很多,也不歪斜。轮伞花序,每轮基本都是东南西北各一朵花。苞片有毛和齿,记得果期似乎还挺扎手的。7.翠雀毛茛科翠雀属关于这位高山仙子,应该也不需要介绍什么了,大家刷山时估计都是必拍到手软的。这次晓青发现了一丛颜色特别的翠雀,我们为之命名“绿绒蒿翠雀”,哈哈,有图有真相↓借木槿姐姐的拼图一秀:翠雀(左)与绿绒蒿(右)8.拳参蓼科蓼属
跟地榆一样,是喜鹊梁的基础款花花。因为太多了,反倒没认真看,花形特写和叶子的照片都没有。9.菊叶委陵菜蔷薇科委陵菜属山坡上挺多这种小黄花,叶子边缘有缺刻状锯齿↓,很漂亮。
10.糖芥十字花科糖芥属
每次看到她,脑子里总冒出花友“唐棉”,哈哈,因为她们的名字和模样都很甜~11.龙芽草蔷薇科龙芽草属龙芽草的花也没太特别之处,但带刺的小果子太有求生欲了,不拍它一下不好意思~
每个刷山的小伙伴,都会被这小家伙当成果实邮递员吧~
12.石沙参?桔梗科沙参属
花和果都在这里,然而还是不确定它是谁~
1.柳穿鱼玄参科柳穿鱼属即使是在野花漫山遍野的喜鹊梁,柳穿鱼这轻盈甜美的配色,也绝对出挑。木槿姐姐说,它的英文名叫Butter-and-eggs,草籽小盆友看到就欣喜地念叨一遍,中英文名字都很贴切~花的造型那么特别,没想到果子长相挺随意。那根长丝,应该是宿存的柱头14.多裂叶荆芥唇形科裂叶荆芥属
花序和花色还真像密花香薷。每次都是看叶子有没有多裂来确认。
一回羽状深裂红宝书里只收了“裂叶荆芥”,二者的名字可以看出,多裂叶荆芥的叶子裂得更多些,一回羽状深裂或分裂;裂叶荆芥叶子裂。花也有区别:多裂的,穗状花连续,很少间断;裂叶荆芥的穗状花序间断。15.大花蓝盆花忍冬科蓝盆花属蓝盆花见过多次,就开始踅摸模样特别的,比如这让晓青和吴老师爱得不得了的并蒂的↑,以及一朵白化的↓。再来看看花蕾↓
边花和中央花的差异,从花蕾时就能看出来啦
蓝盆花是头状花序,让人老误会它是菊科,其实人家是忍冬科成员。边花二唇形,中央花筒状。
16.败酱
忍冬科败酱属植株高大,枝端的聚伞圆椎花序也很大觉得名字难记?手下“败将”是也~(花友晓青曰)整个花序包括花柄都是黄色的。每每遇到,都只想说一句:好黄啊!应该能做染料吧?据说植株根部有特殊气味,没注意……埋在土里应该也闻不到吧。忍冬科的成员,叶子多是对生,败酱也不例外。羽状深裂,叶裂片先端尖17.翠菊菊科翠菊属翠菊的头状花序大,单生于枝端,总苞片叶状。叶缘有粗锯齿山路边的基础款,清新自然烂漫~我们对面楼下种过,主人说叫“江西蜡”。红宝书里居然也收了这个名字,好想知道得名缘由。18.山蚂蚱草石竹科蝇子草属山蚂蚱草↑花序狭圆锥状,石生蝇子草↓是疏松的二歧聚伞花序。五枚花瓣,白色,瓣片叉状二裂至中部;石生蝇子草的花瓣也裂,但很浅石生蝇子草↑对蝇子草属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石生蝇子草,它俩除了生境不同——山蚂蚱草更顽强一些,主要生长在石质山坡和亚高山草甸——叶形和花形上,也有较明显区别。19.紫苞雪莲菊科风毛菊属头状花序4~7个在茎顶密集排成伞房状紫苞雪莲也叫紫苞风毛菊,刘华杰老师的《崇礼野花》里收的就是后面这个名字。紫苞雪莲产百花山、东灵山、海坨山、雾灵山,生于亚高山草甸。喜鹊梁有不少,幼年的,含苞的,盛放的……各种状态都有,一小片地方就能包罗紫苞雪莲的一生。在玉石梁时,我仅看到一株。幼年时,苞叶绿色,“脊梁”有一道紫条↑苞叶是从尖尖羞红了脸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苞叶缓缓打开,管状花渐次露出↑总苞卵状矩圆形,总苞片4层,由绿转紫,有些透亮。如手掌般呵护着头状花序↑小花全部管状,暗红色至紫黑色↑20.山牛蒡菊科山牛蒡头状花序大,下垂,总苞外被稠密的蛛丝毛,花棕红色,小花全部为两性管状花这家伙虽然看起来有些刺刺扎扎的,但莫名觉得很萌,可能是大脑袋上蒙着蓬松的蛛丝状毛,有点儿戴面纱的朦胧感吧。菊科不是要看总苞嘛,来个后脑勺~像棉花糖吗?那么可爱~21.野火球
豆科车轴草属
22.雾灵柴胡(??)
伞形科柴胡属
不知是不是雾灵柴胡,对了一下中国植物志的图,感觉这个叶子偏宽。2.瓣蕊唐松草毛茛科唐松草属
挺常见的,但遇到了,又那么可爱,还是拍一下吧。
24.高山蓍(shī)菊科蓍属
头状花序多数,集成伞房状
高山蓍(shī),老有小伙伴想读成了“qí”,还是多个“艹”的嘛。花和叶子都挺美的,叶子无柄,篦齿状羽状浅裂至深裂。
25.紫斑风铃草
桔梗科风铃草属
花像一个大大的风铃
这两张能看出柱头的变化↑
26.胭脂花报春花科报春花属
这个家伙,困惑了我们两天,后来还是花伴侣帮忙解惑。就觉得特别眼熟,愣是没想到是胭脂花的果实。花期在5-6月。
花柱宿存,真是很长。蒴果,不知开裂的时候什么颜色和模样。
27.狭苞橐吾
菊科橐吾属
林下,大片大片的狭苞橐吾和拳参,再点缀一些柳兰,颜色真是不能再美。
花序下那个带白色花纹的“叶片”,不知是不是所谓的“狭苞”。但这个总苞真心很宽大啊~估计指的是小苞片狭窄吧。
狭苞橐吾的大叶子,带锯齿,像龙猫脑袋顶上的“伞”。
28.穗花马先蒿
列当科马先蒿属
穗花马先蒿可能是最普通的马先蒿了吧,喜鹊梁和玉石梁都不少。
这片“不起眼”的野花,除了穗花马先蒿,你还认出了谁~
穗花马先蒿也好认:花序穗状,上唇无喙,明显短于下唇。
29.华北马先蒿
列当科马先蒿属
这算有点儿稀罕的马先蒿,是我们往喜鹊梁的草甸溜达时,在路边发现的。
对比着看了几次,才确认它是华北而不是返顾马先蒿。
华北马先蒿最显著的特征是,上唇顶端弓曲,转向下方成喙。翻译成人话就是,上面那个唇瓣向下勾着,像个下勾的鸟嘴。
0.毛茛
毛茛科毛茛属
毛茛科有好几百成员,这位是科长,也是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一种毛茛。
花瓣蜡质,有光泽,花冠基部有蜜腺。
1.华北乌头(?)
毛茛科乌头属
拍时以为是北乌头,对照植物志又觉得是华北乌头。不确定。没专门拍叶子,把花的几种生长状态都放这里啦。
2.牛扁
毛茛科乌头属
牛扁又名黄花乌头,这个名字更贴切好记吧~
最初是因为喜欢牛扁的大叶子而迷上它,这次恰遇花期,更是对植株、花序、“头盔”下的世界,哪儿哪儿都拍不够。
牛扁魁伟的身姿↑
.风毛菊
菊科风毛菊属
头状花序极多数,排成密伞房状;小花全部管状,紫色
雪莲也是风毛菊属的,所以,大体上叫它们算亲戚哈。风毛菊也叫日本风毛菊,拉丁学名里带japonica字样。
今年实在太忙,这次崇礼之行的照片整理都是地铁上忙完“正事”或是半夜里抽空弄几张,学名就被从简掉了,抱歉!
木槿姐姐念红宝书,说总苞片先端有粉色膜质具齿的附件,所以特意拍了花蕾的总苞
4.碗苞麻花头
菊科麻花头属
没到喜鹊梁时,曾在路边的一片草甸拍了一两个小时。草甸里麻花头和碗苞麻花头密集,木槿姐姐总结、大家反复记忆的是:碗苞麻花头的总苞形状如碗口,宽展一些;麻花头的总苞形状收口,如花瓶。拍的麻花头的照片找不到了。
5.老牛筋
石竹科老牛筋属
聚伞花序顶生,有多花。花瓣5枚,雄蕊10,花药红色的,比较显眼
名字第一次听说,像狗尾草、牛筋草那样的“杂草”名,没想到是模样清纯的小白花。
花柱枚,样子也挺可爱
估计是雌雄异熟,雄蕊先上班,花粉散尽后,雌蕊伸展等待新郎。
6.花锚
龙胆科花锚属
此行还是见到了几种龙胆科的成员的,每一种的模样都不走寻常路。
花锚的花黄色,花冠4深裂,萼片基部各有一个斜上角形的距,使整朵花呈锚形。
7.地榆
蔷薇科地榆属
此行陪伴我们最多的,就是地榆。花友笑称,地榆比人还多。
地榆没有花瓣,上图中,花序从上往下开,上半部分看着像花瓣的,其实是萼片,每朵4枚,红色;雄蕊4枚,与萼片近等长。蔷薇科的花,5基数的比较多,4基数的我能想起的就是鸡麻了。
去年查了地榆有黄瓜香,这次专门闻了,没闻到,感觉是一种生涩的青草味儿。
8.忘记了……
以为是林下拍的垂果南芥呢,对了对,不像。
一丁点儿印象都没有了,叫什么名字,在哪里拍的。放在这里求名哈~
9.火绒草
菊科火绒草属
经木槿姐姐提醒,得知火绒草是雌雄异株,于是,就在不同的花丛中踅摸雌雄花。
植物志里对雌雄株区别的描述为:雄株常较低小,有明显的苞叶群;雌株常较高大,且常有较大的头状花序和较长的冠毛,常有散生的苞叶。
对比描述,我只能表示,每个字我都认得,连在一起我就不明就里啦??
猜测这是雌株(左上那朵白色叉状物,疑为雌蕊的柱头)↑
疑为雄株↑
40.柳兰
柳叶菜科柳叶菜属
柳兰已处于花末期,林缘的已挂了铁红色、长条状且手感略绒的果实。
看起来像长角果,但人家是蒴果。那么细长,好奇它的开裂方式。
《杂草的故事》一书里讲了柳兰,之前没见过柳兰也没认真看那部分。可以补补课啦。
41.扁蕾
龙胆科扁蕾属
花顶生,蓝紫色,花萼筒状钟形,具4棱;花冠4裂
是木槿姐姐的小雷达发现了它,并告诉我们这个小家伙很少见。她一条条念红宝书里的特征,我们一个个对照着观察和拍摄它的特写。这种互助学习方式实在太棒了!此行的识花指导,要郑重感谢木槿姐姐!
花冠裂片的近基部,有流苏状毛——这个特征成了我们的拍摄重点↓
为了拍清这花冠边缘的流苏,大家都没少收腹、屏住呼吸~
42.细果角茴香
罂粟科角茴香属
这是在去玉石梁途中,于一个酒店前的花圃里拍的。看着像小铃铛,没想到是罂粟科。花下面的绿条是细果。
看看铃铛的裙底↑,能找到罂粟科的线索了吗?
4.猪殃殃
茜草科拉拉藤属
拍的时候,是觉得果子很可爱,分果爿球形,密被白色的钩毛。
44.水棘针
唇形科水棘针属
45.野葵
锦葵科
花很迷你,就是袖珍版的锦葵哈。
46.荞麦
蓼科荞麦属
瞧,人家粮食作物开起花来也毫不含糊,属于那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又是实力派。厉害了,我的荞麦面~
前后这几种,都是酒店附近的路旁拍的,很可能是播种的。
47.菥蓂(读音:xīmì,吸蜜)
十字花科菥蓂属
春天时,徐州的花友山菊花在朋友圈分享了菥蓂,我对它的果果很感兴趣。但是四处踅摸好久,未果,不想会在崇礼相遇。
路边还挺多的,花期的、果期的,甚至黄了果实准备结束生命周期的,都有。
能看到中间黑色的小种子
菥蓂的短角果边缘有齿,干燥后,感觉风吹过会哗啦啦作响~
48.鹤虱
紫草科
花能看出是紫草科成员,身上糙毛丰富,尤其是果实外有长长的小棘突,模样确实有些像虱子。至于为何叫鹤虱,不得而知。
49.黄海棠
金丝桃科金丝桃属
金丝桃的这位亲戚,是我们到玉石梁后发现的第一个宝贝。虽然只是些残花,也够我们欣喜一阵子。
花瓣略如风车状扭旋,雄蕊多数,雌蕊的5枚柱头似小花儿。
果期时,萼片和柱头依旧宿存
据说,它的亲戚赶山鞭跟它很像,只是花比它小而多,且茎、叶、花均有明显的黑色腺点。期待有机会比较。
50.蓝刺头
菊科蓝刺头属
去年见到果,今年邂逅花,与它的缘分圆满了。
无忧无虑的模样,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51.短毛独活
伞形科独活属
那两天拍到了好几种伞形科,当时木槿姐姐扒拉着红宝书给分清了,我回来又傻傻分不清了。就展示一个短毛独活,其他的什么迷果芹、水芹、毒芹、泽芹……都雪藏了,哈哈。
52.金莲花
毛茛科金莲花属
最大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层的8~15枚橙黄色萼片;中间拢着花蕊的,是狭条形的花瓣;再往里“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小家伙们,是雄蕊
也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大家念叨两天,终于在玉石梁的落叶松林子里,觅得几朵残存的金莲花。
一是基本过了花期,二是应该被人大肆采摘过。
果期,雄蕊还恋恋不舍↑
5.黄花铁线莲
毛茛科铁线莲属
虽然已乌云滚滚,但大家为了行程更圆满,返程途中又下高速跑到官厅水库找绶草。一下车,就被栅栏上的黄花铁线莲吸引了视线。花不多,已是白发耆老。
54.细叶沙参?
桔梗科沙参属
55.阴行草(刘寄奴)
列当科阴行草属
叶子二回羽裂,裂片条形;花于茎上排成疏总状花序。萼筒有10条显著的主脉,萼齿5。花冠黄色,上唇弓曲呈盔状,先端带红色背部密被长纤毛;下唇裂,有隆起的褶片。照片略渣,好在特征都还能对照看清,哈哈
这俩名字,哪个都让人浮想联翩。应该是有故事的人,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寻哈。
56.绢毛匍匐委陵菜?
蔷薇科委陵菜属
匍匐茎紫色,蛮打眼的。当时天色已晚,着急找绶草,忘记拍叶子和整株了。
57.林泽兰
菊科泽兰属
在林下找绶草和百金花时,视线时常被它扰乱。有白色,有粉色。叶对生,头状花序多数,紧密排成聚伞状。粉色款的有种八宝景天的气质。找不到照片了。
58.某蓟?
菊科蓟属
插播一个在喜鹊梁拍的,不认得。当时往风毛菊属猜,现在有点儿怀疑是蓟属成员。求名。
59.山韭
石蒜科葱属
花序球形密集,花丝长于花被。也是喜鹊梁拍的。
60.绶草
兰科
找绶草,这两年成了zang姐姐的心病。还好今年治愈了~我们按照西勾月老师分享的位置,在官厅水库附近的一片林子里,淋着细雨寻绶草。
好在诚意动天,不多会儿就找到了不少。就是拍起来实在不容易。我的手机、微距相机齐上阵,也就挑出这几张还能凑合看的,哈哈??
被雨水浸润,花瓣透明,有别样的美
能拍到一排麦粒儿似的果实,是不是也很幸运?~
就先这60种吧。拍花一时爽,鉴定(整理)火葬场,哈哈哈,这次分两个手机、一个相机三处拍,更是对这“至理名言”体会至深~
若再有机会去刷山,应该依旧会不顾后果地拍拍拍吧~~~
秋安!
豆豆豆荚相约一起看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