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论虱知人古代人虱叙事中的医疗与生

治白癜风的药 http://www.lohasidc.com/

论虱知人:古代人虱叙事中的医疗与生命审思

何强

基本信息

摘要:人虱是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但由于缺乏对人虱因何而生问题的科学认识,故而古人对人虱的叙事往往镶嵌在宏观的宇宙生成论中。虱生于我之气蒸,与人同气异类是两汉魏晋之人的基本认识。由于认知的进步,宋人更倾向于从形而下的层面去探讨虱生的问题,虱生于汗垢等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解释模式。但思想上人虱与人的密切关系,仍抵不过现实中人虱带来的感官感受,故人们尤其是医学系统中进化出了较为严密的除虱体系。现实中对人虱这一生命个体的随意杀灭,激起了儒家与佛教对人虱生命的某些思考。而这些思考对于深切检讨动物疾病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寄生环境的平衡及和谐发展无疑亦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何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所讲师;文章原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5期。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人虱是寄生于人体身上的一种昆虫,按照寄生于人体的部位,可分为头虱、身虱和阴虱。关于人虱的相关研究,是随着近代科学,尤其是现代医药科学的发展而展开的,通过人虱在军队等群体中传播的斑疹伤寒(又称军营热、战争热等)等急性传染病,对世界历史造成显著影响的事例已广为人知,以上世纪30年代汉斯·辛瑟尔的研究为代表。[1]显然,斑疹伤寒这一疾病并不见于中国古代史籍,其往往被置于瘟疫或疫病等的书写体系中[2](P85-86),但是“甲胄生虮虱”[3](P)、“鞮鍪生虮虱,介胄被沾汗”[4]等确都是非常常见的典故。由于古今医疗体系及人们对人虱的认识上的差异,对人虱之于医疗的认识亦是迥异。在中国古代留下的有关人虱的丰富史料中,除与疾病医疗有关外,还与哲学宗教、社会文化等有密切关系,对此雷戈《人身有虱》一书有较全面的论述。[5]本文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古人对于人虱的认识为着眼点,以人虱与医疗为主要线索,对人、虱关系而引发的生命审思等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以期检讨人类与万物及环境的关系。

一、古人对于人虱与人关系的认识

人虱寄生于人,无疑是一个基本生活经验。战国商鞅就曾以虱为喻,说明了农、商、官三者生岁、食、美、好、志、行等六“虱官”的情况。[6](P28)庄子、韩非子等则以拟人的手法,说明了猪虱赖猪以存的关系[7](P)、[3](P),虽未明言人虱,但其理当一。正是由于人虱寄生于人的这一特殊关系,古人还往往以此为喻,来说明宇宙万物生成的相关问题,如东汉王充《论衡》即曰“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8](P)。其实,在宇宙万物始生的问题上,儒家无疑是消极的,现实的人类世界是其核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pf/4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