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不请假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2/5781174.html
春意融融,草长莺飞,踏青郊游的心思是不是蠢蠢欲动了?会吃会玩的苏州人知道,现在这时候,可正是去地里摘野菜不可错过的好时机。
你知道么?这些嫩生生挂着露水的绿色小家伙们,不只是记忆中最纯朴的鲜美味道。竟然还有抗癌的功效!
近日,网上一篇名为“这些野菜随处可挖,都是抗癌大王,再不收藏就错过了”的文章,被疯狂转发,那么“野菜抗癌”是否靠谱?路边的野菜挖来随便吃是否安全?
有记者采访了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学英,她表示,比起家常蔬菜,野菜的营养更为丰富,确实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的。
而每年这个季节,野菜种类最为丰富。踏青之余,很多苏州人都喜欢带上剪刀、菜篮,挖点野菜,既享受了春光明媚,也带回了天然珍馐。那究竟应该去哪里挖野菜呢?
莲花岛、重元寺莲花岛附近是蒲公英采摘的绝佳地点,3月到5月为最佳采摘期,此后蒲公英就老了。此外,这一带也盛产马齿苋、荠菜等。运河公园新区的运河公园,每年春天,几乎遍地马兰头。总能看见,许多老人,带着小小的折叠椅,低头一坐就是半天。据说,这里下过雨以后,草坪上还能捡到地木耳。上方山公园公园里面,山脚下,打CS的旁边,有很多野葱。仔细找找的话,还能发现马兰头、荠菜的身影。你的身边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一到春天,只要有点年头的草坪,比如校园里还是河边,野菜随处皆是。最常见的就是荠菜和马兰头。比如苏大的校园里就盛产马兰头。友情提示:在采摘野菜的同时,不能破坏绿化,更不能采摘别人种植的蔬菜哦!新手最好要跟随有经验的人去采野菜,谨防误采、误食。在外采野菜,一定要找未受污染、干净的地方,避免在工厂、公路、污水沟附近采摘。喜欢吃野菜的朋友,还可以在自家的花盆里种植一些,安全又省力,还不会破坏野外的植被。
十种苏州人最爱吃最常吃的野菜
据说,在苏州,可食用的野菜有多种,而真正常吃、常见的野菜只有10多种。苏州人最喜欢的野菜到底是什么?哪些野菜适合搬上餐桌?怎样食用?要注意点什么?在这个吃野菜的最好时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植物、蔬菜专家郭益红老师帮助本报记者一起盘点了10种苏州人最喜爱、最常吃的野菜,看看哪些是你吃过的呢?
香椿头
概况:是香椿树的初出幼芽或嫩叶芽。苏州田野、山坡上均有分布。目前暂时还没出芽,估计要等到清明前后才会成熟。
外形特征:香椿树的树皮是灰褐色的,片状剥落,幼枝被柔毛,多数羽状复叶,长25-30cm,有特殊气味。花芳香,花瓣5片,花期在5-6月份。
推荐理由:香椿头的综合营养价值在蔬菜中属于上品,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钙、胡萝卜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食用方法:香椿头中含有亚硝酸盐量比较多,食用时最好先用沸水烫一下,洗净后再食用。
马兰头
概况:是马兰的嫩茎叶。苏州马路边、田野、山坡上均有分布。和荠菜相比,马兰头要长得慢些,目前陆续开始长出来,要成为餐桌美食最好再等一等。
外形特征:马兰边缘有疏粗齿或羽状浅裂,或微凹,叶脉非常明显,呈紫红色或深绿色。
推荐理由:马兰头香味浓郁,抗病虫力强,嫩茎叶含水分、钙、磷、铁、胡萝卜素、钾、维生素B等。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味辛凉、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
食用方法:马兰头要清洗两三遍,在沸水里焯一下,晾凉,才可以食用,否则会有涩味、苦味。
枸杞头
概况:是枸杞初春的嫩茎叶。枸杞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野生的高0.5-1米。苏州路边、田野、山坡、墙角、石缝等处均有分布,目前才刚刚冒头。
外形特征:多分枝,通常有棘刺。叶子是呈卵形、卵状菱形或者长椭圆形的。果实成熟为红色,即枸杞子。
推荐理由:枸杞头微苦、甘,凉,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的功效。中医药界一向将枸杞作为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保健品。经常食用能壮肾益神、明目轻身、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衰老及抗脂肪肝等。
荠菜
概况:是十字花科植物。苏州马路边、田野、山坡上均有分布,眼下不少荠菜已开花了,可以说第一茬荠菜已接近尾声。今年冬天苏州的气温比较高,1月底就有荠菜冒出来了,比往年提早了一个月。不过仍处盛产期,一些小的荠菜正在不断往外冒,虽然量不如之前大了,但仔细寻找还是能挖到的,估计能吃到3月底。
外形特征:荠菜高约20-50cm,茎长得很直,还有分枝。叶片头比较大,呈羽毛状分开,叶边还有不规则粗锯齿,特别好辨认。
推荐理由: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粗纤维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胡萝卜素是治疗干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此外,荠菜还有抗癌、预防胃癌和食管癌的作用。
四叶菜
概况:又叫苹、苤菜、田字草。广布于苏州山坡、草地、林缘、树丛间,目前的四叶菜最好吃,夏初花前嫩叶梢仍可食用。
外形特征:四叶菜特别好分辨,整体形状类似苜蓿,但苜蓿每张叶片分成三瓣,四叶菜为四瓣,看到有四瓣叶子的多半就是四叶菜了。
推荐理由:四叶菜柔和适口,营养丰富,茎叶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菜的形状也颇为美观。
食用方法:四叶菜的嫩稍最适于凉拌,首先用开水焯洗,然后加油、盐直接调食即可。此外,也非常适宜做汤。马齿苋
概况: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苏州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均有分布。
外形特征: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呈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推荐理由:马齿苋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有利水消肿、杀菌消炎、防治心脏病,对身体益处多多。
食用方法:马齿苋可以凉拌、炒蛋,但是苏州人一般爱吃马齿苋肉丝汤。味道独特,咸鲜味美。最好先把肉丝放入沸水中汆熟,再放入汤内,加入沸水焯过的马齿苋,这样汤汁会更清爽。
鹅肠草
概况:又叫牛繁缕、野海带,是藻类植物的嫩藻体,苏州荒地、路旁及较阴湿的草地有分布。
外形特征:鹅肠草灰常光滑,但在头部花上有白色短软毛。茎上可以看到很过的分枝,而叶片式扁平状的,草高约10-20cm。
推荐理由:鹅肠草性味咸寒,具有清热祛痰等功效,可用于淋巴结肿、干咳型肺结核等。
食用方法:鹅肠草和马兰头功效相似,吃法也相似,拌豆干是最简单最能保护其营养价值的吃法。新鲜的鹅肠草苗捣汁后喝下,还有催乳作用。
车前草
概况:又叫车轮菜。是车前的嫩茎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苏州山坡、路旁、田间湿地均有分布。车前草的生命力顽强,多生在路边、田边,因此非常常见。
外形特征:高大约20-60cm,有须根,叶子是直立着的,呈卵形状。
推荐理由:中医学认为车前草味甘性寒,能解肝与肠之热,清热明目。车前草还有抗菌作用,对一些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为野菜食用时,对于肠胃也有好处。
食用方法:苏州人主要用于凉拌和煮汤。
野菊
概况:是野菊的幼苗、嫩茎叶。
外形特征:根状茎粗厚,有长或短的地下匍匐枝。茎直立或基部铺展,基生叶脱落,完全叶上面有腺体及疏柔毛。苏州山坡草地、路边均有分布。
推荐理由:野菊的药用价值要大于食物价值,能去烦热、利五脉,清肝明目。阴干的花海能茶饮,相当实用。
食用方法:野菊的幼苗、嫩茎叶、花瓣均可入菜。
浆麦草
概况:也叫雀麦草。苏州河岸、沟渠、田埂边均有分布。
外形特征:浆麦草的叶鞘常关闭,叶子比较狭窄、扁平。
推荐理由:清心败火是浆麦草的主要功效。浆麦草味道很浓郁,有极强的上色能力,苏州人专门用它做清明节令食品--青团子。吃“野菜”也要适可而止
苏州人对于野菜的欢喜程度真不是盖的!看看超市里,尽管野菜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买的人却不见少,相比那些卖青菜、白菜等家菜的摊位,野菜摊的风头远远盖过了家菜摊。这野菜到底为何就比家菜吃香呢?
野菜胜在够鲜、够纯、够野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植物、蔬菜专家郭益红老师也表示:“就拿我自己来说,家菜吃多了总想换换口味的,野菜可以调节和点缀一下菜品”。对于野菜的好处,郭老师作了一下总结,野菜之所以受到市民们的欢迎主要有两点。从生长上来说,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的自生自灭性,不受人工污染,而家菜属于人工培植,需要播种、施肥、打药,口感上自然也就没有野生菜来的鲜嫩;从营养角度来说,野菜除了含有一定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外,有些还具有药用价值,这是普通家常菜中所不具备的。
野菜并非都是绿色食品
但是在野菜的食用上,郭老师纠正了人们的一个误区。“当然不是所有的野菜都是健康、绿色的。”他介绍,野菜本身是绿色的,但近几年受到空气、工业等方面的污染,不能排除野菜里的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会变高。所以马路边的野菜受到汽车尾气和污水侵蚀,城市公共绿地也可能会喷洒农药,有些泥土里还会重金属超标,吃这些地方长出来的野菜,对身体反而有害。
而且,某些野菜本身也是有轻微毒性的,并且这种毒性是潜伏在体内的,不会马上显现。因此市民在郊外踏青挖野菜的时候还得听取一下郭老师的建议,一是挖野菜的时候尽量选择周边环境比较干净的地方,食用挖到的野菜前,务必把野菜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最好再用开水过一下,这样可以除去所含的大部分毒素。二是对陌生的野菜品种切勿盲目采集,若发现吃了野菜后有不舒服的迹象,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服药。三是所有的野菜都不宜多吃,适可而止尝尝鲜头就可以了。
看壹周·苏州广播电视报
爱生活看壹周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