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古称州来、寿春、下蔡,安徽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地处安徽中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与合肥市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总面积平方千米。
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淮南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历史代表文化为淮河文化,境内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八公山等景点。
1、寿县古城
寿县古城在春秋战国时曾是楚国的都城。古城外有一圈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历代不断整修,外侧贴砖,起军事防御和防洪的双重作用,与城墙密切相关的有“舐犊情深”、“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故事。城墙外护城河环绕,北部沿着淮河,到城墙上散散步,可以看到不错的风景。古城内古建筑鳞次栉比,当地人依然居住在此,生活气息浓郁。
寿县古城有四个城门,西门定湖门,南门通淝门,东门宾阳门,北门靖淮门,登上城墙是免费的,只有进城墙上的城楼参观才要付钱,进南门上的城楼5元,进东门上的城楼10元。西门很小,南门新修过,有三个门洞,推荐去东门和北门,两者都是老城门,都保留有瓮城,东门还立有“淝水古战场”石碑。
2、八公山
八公山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山,面积km2,景区内40余座山峰起伏叠障,苍松迭翠,雄奇灵秀,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多年前曾发生过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千古佳话;多年前,淮南王刘安招贤纳士,讲经论道,编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一次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发明了千古美食豆腐;“淮南虫”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较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
八公山神秀,自古诸多墨客争趋而至,象刘安、李白、苏轼、欧阳修、刘禹锡、吴均、韦应物的足迹均踏遍过八公山,并留下了不少烩炙人口的篇章。八公山风景区依照“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旅游立区、工业强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文化山、文明山、生态山、生命山”,先后投入巨资保护性开发了八公山石林、忘情谷、汉淮南王宫、升仙台、白塔寺等景点,以及展示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特色地质风貌的地质博物馆。
新建的淮南子文化园内有展示汉文化传统的“和鸣谷”和展示世界非物质遗迹的“二十四节气园”。成语故事园用生动的雕塑群诠释《淮南子》精华部分内容。八公山风景区交通方便,旅游区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分别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三个品牌。是人们观光、旅游、科研、修学、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寿县博物馆
寿县博物馆位于寿春镇西大街南侧,原馆址在报恩寺内。是安徽省较早的博物馆,主要收藏本区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以及楚文化体系文物,同时也收藏近、现代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收藏的文物上有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
博物馆是个三层的展览建筑,主要有楚都遗珍、晚蔡履迹、佛光普照等展厅,主展厅在二楼。二楼东侧璀璨文物展厅展示着东汉鎏金银刻纹神兽铜舟、东汉镂空八龙纹金带扣以及东汉和田白玉佩,都是东汉阜陵王刘延墓的珍贵文物,也是博物馆的精品之一,值得参观。另外两件镇馆文物金棺、舍利子在三楼东侧的佛光普照展厅,可在观赏完二楼文物后,直奔三楼东侧展厅参观。银棺、羊首尊、牺首鼎等镇馆之宝暂时未展出,具体展出时间可电话咨询博物馆或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