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经济学前沿QE的作用第二集

有趣的经济学前沿

QE的作用:狂野的想法

TheEffectsofQE:AWildIdea

ScrolldownfortheEnglishversion.

货币政策有什么用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学派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论是经济学的哪门哪派,要分析货币政策有什么用,首先要解释货币有什么用,为什么老百姓要持有货币。只有弄清楚大家为什么持有货币,我们才能研究当央行改变货币供给的时候会有什么影响。

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具有法律效应的钞票。它的本质就是一张纸,上面印上数字,以及一些历史名人。例如人民币元的钞票上面印的就是毛主席。为什么要印毛主席呢?这其实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在跟大家传达信息啦:毛主席向你保证,它印的这张元是值得信任的,它可以随时随地换取价值元的任意商品。所以你看全球绝大多数货币上面印的都是他们各自的历史名人(比如美元印前任总统、印度比索印甘地、日元印天皇等等),而不会随便印一些花花草草,这样至少看上去这张钞票是靠谱的,让人放心的。老百姓相信自己的央行会为了维持货币的信用而不会滥发货币。否则,如果老百姓信不过自己的央行,觉得央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那就没人信得过这个央行发行的货币,这个经济体也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你比如说津巴布韦此前就出现过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津巴布韦央行发行的货币面值从几元一张最后到了一万亿元一张,而当时一千亿津巴布韦元实际上也只能换一个面包而已。严重的通胀使得大家对津巴布韦央行发行的货币完全失去信心,最后津巴布韦元停止流通。可见,不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就一定有人会想要的,在货币失去信用的时候,它的本质就是厕所里的卫生纸(toiletpaper),大家宁愿用几根烟来当交易媒介,也不愿意用失去信用的货币。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说一说,正常情况下人们为什么要持有货币。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体会,你为什么要在兜里装一点现金呢(当然啦,现在的现金基本上都在手机里的数字钱包里,但那也是现金)?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货币是交易的媒介,有计价功能,还有储存价值的功能(例如把钱存起来明天用)。新凯恩斯学派还提出了两个人们会持有现金的原因,一个是MoneyintheUtility理论(现金能来带效用理论),说白了就是“兜里装现金,心里美得慌”。人们之所以装现金在兜里,因为人们兜里的钱越多,心里感觉越满足。当然,这个说法在实际中到底有多准确是很难评估的。回想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可能看到过有些“大款”背着鼓鼓的腰包,挺着肚子显摆自己有钱。腰包不够鼓就把钱都换成零钱。兜里装现金可能真的给他们带来了荣誉感和幸福感。而到现在,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我们已经看不到这种现象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都把钱放在手机里。当然,虽然人们不再显摆,但如果大家手机里的“现金”越多,大家心里还是会更开心幸福吧。

这里要和大家再解释一下。现在大家手机里的钱,如果是理财产品或者定期储蓄,那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现金货币需求。理财产品和定期储蓄是我们用现金购买的生息资产。我们不会把所有的现金都买成理财产品或者变成定期储蓄,即便是在手机里数字货币,我们也会留一部分现金。为什么我们会需要留一些现金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听上去不太靠谱的“现金带来效用”理论(moneyintheutility),还有一个很流行的理论是“买东西需要现金”(cashinadvance)。这个理论听上去好像更有道理一点,在过去的纸币时代,我们不会把所有的现钞都存到银行,因为买油盐酱醋需要现金。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也会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rb/8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