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正在加快推进高铁建设。作为经济强省,广东无论是在航空、水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年,广东铁路总里程达到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达公里;年,广东继续加快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仅省管铁路就计划完成投资亿元,力争开工6个、约公里的铁路项目,加快推进41个、约公里的铁路项目,建成梅龙高铁、新白广城际铁路等9个项目!广东高铁建设的重点在珠三角核心区,不仅要强化大湾区与外界联系的高铁主通道,还围绕广州和深圳这两座超大城市建设密集的城际铁路网。然而,广东这条总投资近亿元、既绕过广州也绕过深圳的高铁,将在2年后开通运营,进一步优化珠三角地区的高铁网。
这就是珠海至肇庆高铁。珠肇高铁并没有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但列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是一条以中长途客流为主、兼顾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是广东自主投资且首次主导建设的“高铁”。该高铁起点在珠海鹤州站,途经江门、佛山、肇庆等地,终点设在肇庆东站,全长约.3公里,设计时速公里,总投资约亿元,已于年启动建设,预计在年全线建成通车。
珠肇高铁采取分段建设的方式推进整个项目。其中,珠海至江门段从珠海鹤州站引出,沿江珠高速北上,引入江门站,全长约44.5公里,总投资约.47亿元,每公里造价约4亿元,已于年开工建设,预计在年建成通车。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线路自深茂铁路区间引出,经江门、佛山、肇庆,终至珠三角机场站(与广湛铁路合设),全长约98.6公里,总投资约为.26亿元,每公里造价约为2.6亿元,建设工期为-年。高明至肇庆东段途经高明、高要、鼎湖等地,终点设在肇庆东站,全长约41.24公里,还将建设广湛、南广等单线联络线约12公里,总投资约.26亿元,建设周期为-年。
珠肇高铁对珠三角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有着重要意义。该高铁是珠西城市群第一条时速公里的南北纵向高铁通道,也是深港特别是珠西城市群向西/西北方向重要的客运通道,更是珠三角枢纽机场集疏运体系的关键通道,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强化珠三角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从区域协调发展来看,有助于强化珠西城市群的发展潜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广东已经确立“五圈齐发”,重点发展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开启多引擎驱动广东全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破题区域协调发展的难题。然而,珠三角地区的交通网络,无论是高铁建设、城际铁路建设还是高速公路建设,都是以广州或者深圳为中心,珠江口北岸和东岸的交通网络密度远高于珠江口西岸。在铁路建设方面,珠西城市群纵向的广珠城际铁路设计时速只有公里,且需要在广州枢纽中转才能北上或西进;横向的深茂铁路(江湛段)设计时速也只有公里,开行的列车多为“水鱼号”。这影响了珠西城市群与外界的互联互通水平。
珠肇高铁是珠西城市群第1条时速公里的纵向铁路。该高铁建成通车后,完美串联了珠西城市群3大城市,还串联了佛山和肇庆这2座城市,大大压缩各个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强化内部的互联互通。同时,该高铁实现了与广湛高铁、深南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的互联互通,可在江门、珠三角枢纽机场、肇庆东等站点形成直通粤西(北部湾)、云桂、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高铁通道,不再需要绕道广州枢纽!未来,广湛高铁和广澳高铁建成通车后,珠西城市群的高铁网更加合理,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从珠三角交通枢纽来看,珠西城市群有望形成新的高铁枢纽,进一步强化辐射带动能力。目前,珠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是广州枢纽和深圳枢纽,如广州境内既有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广州白云站等大型火车站。这样的布局,虽然强化了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但也加大了核心城市的交通压力。所以,建设新的交通枢纽成为重要选择。在珠肇高铁等建设过程中,将在珠三角形成2个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枢纽机场站、珠海鹤州站。
第一个是珠三角枢纽机场。目前,大湾区最主要的机场是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和香港机场,而珠三角枢纽机场(广州新机场)是缓解珠三角核心区旅客压力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未来,珠肇高铁、深南高铁、广湛高铁均接入珠三角枢纽机场站,该站也将成为衔接珠西城市群、湛茂城市群、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
其次是珠海鹤州站。根据相关规划,珠西城市群布局主要的高铁枢纽是江门站、珠海中心站(鹤洲)、中山北站,其中,鹤州站位于珠海的几何中心,将建设“10台19线”的大型枢纽站,建设面积61万平方米(堪比广州南站),总投资约63.34亿元,预计在年建成。据悉,珠海鹤州站将接入4条高铁(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深珠高铁、深湛沿海高铁)和2条城际轨道(珠斗城际、珠中西线城际),可实现珠海和澳门向华中、华北、成渝、长三角、北部湾等国家战略区域的快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