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栖霞区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

家长们注意啦!

重磅!

今天

栖霞区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

正式发布!

以下都是重点了!

小学报名要求[入学年龄]

儿童入小学需年满6周岁(即年9月1日至年8月31日期间出生)。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招收不足6周岁的儿童入学。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由区教育局审核批准。特殊儿童入学年龄可视不同情况放宽到7周岁或8周岁。

[户籍审定]

适龄儿童应具有所在施教区常住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与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一致。

(1)符合下列情况的,可在施教区小学报名入学

①儿童户口随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一方在施教区常住,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的;父母离异,儿童户口随法定监护人(有产权证)在施教区常住的。

②儿童户口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施教区常住的,父母双方均为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或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

③儿童户口自出生之日起随父母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父母双方均未购买或分配住房,实际常住且户口从未迁移的。

(2)户籍审定中其它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关于拆迁户子女入学问题的处理

①适龄儿童家庭拆迁后已拿拆迁安置房并实际入住,且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在拆迁安置房所在施教区小学入学。

②适龄儿童家庭拆迁后已拿拆迁安置房并实际入住,但因政策等原因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应出具相关证明和有关材料,在拆迁安置房所在施教区小学入学。

③适龄儿童家庭拆迁尚未拿到拆迁安置房,应出具相关证明和有关材料,在原施教区小学入学。

●关于户籍变更问题的处理

在招生工作开始后,儿童户籍在本区内变更的,原则上在原户籍所在施教区小学入学;就读确有困难或由外区迁入我区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关于二手房购买者子女入学问题的处理

除符合政策的二孩外,公办小学原则上每套住房6年内只安排一名学生在相应学校就读。

●关于集体户或户籍空挂户子女入学问题的处理

集体户或户籍空挂且家庭无房产等其它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招生办法[公办小学]

(1)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

施教区内适龄儿童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于5月12日至13日,在施教区小学办理新生入学报名手续。报名登记时须出具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及适龄儿童的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及预防接种证等有关证件。逾期未办理报名手续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年,全区新增南京市晓庄小学,南京市晓庄第二小学两所小学;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分两个校区分别招生;南京市宁燕外来工子弟小学、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厂小学停止招生。

南京市晓庄第三小学正在规划待建,在该校区建成之前,施教区内符合入学条件的新生,由南京市晓庄小学代招。

栖霞区实验小学前塘路校区正在筹建过程中,在该校区建成之前,施教区内符合入学条件的新生,可在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化街校区、栖霞区实验小学尧佳路校区和栖霞区实验小学尧辰路校区中任选一所学校就读。

(2)热点学校空余学额电脑派位。

区教育局将采取控制热点学校招生规模、空余学额实行电脑派位等方式,确保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符合上级相关规定。

符合正常入学条件并有参加电脑派位意愿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可由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于6月3日至4日在施教区小学填报电脑派位志愿。逾期未报名的,不予补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实行电脑派位入学。

(3)符合政策照顾对象适当照顾。

根据南京市相关规定,烈士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和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模及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子女入学给予适当照顾。

[民办小学]

依法支持民办小学规范办学。民办小学实行免试按计划招生,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统一知识性考试选拔生源,不得超计划招生。招生方案由区教育局审核,报市教育局备案。

[特殊儿童]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意见》精神,积极接纳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特殊儿童少年入学,严格做到“零拒绝”。充分发挥省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作用,积极做好特殊儿童教育工作。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依据《关于做好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通知》(宁教规划〔〕28号)要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随务工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来宁暂住、非南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包括本市户籍在市内跨区流动的务工人员子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区公办小学就读,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在我区暂住地已实际居住满一年(至当年5月31日止)。待我区户籍学生义务教育学位派定后,可向区内指定的有空余学额的公办小学提出就学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①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②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本区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

③监护人相对稳定的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凭证,或经工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有效营业执照);

④符合流入地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

⑤随迁子女的预防接种证。

不能完全提供以上材料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回户籍地登记入学。对于提供与事实不符的材料,一经查实,学校有权拒绝该生入学,同时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在本区入学。

[招生日程安排及联系方式]

4月13日前,公布《栖霞区年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办法》。

4月20日前,民办小学招生简章、面谈方案报区教育局审核备案。

4月23日至5月4日,民办小学完成报名登记等工作。

5月5日,公办小学发布招生通告。

5月5日至6日,民办小学组织招生面谈工作。

5月12日至13日,小学新生报名登记。

5月25日前,公布实行电脑派位的热点公办小学名单和电脑派位计划。

6月3日至4日,小学新生填报电脑派位志愿。

6月23日上午,区内热点公办小学电脑派位。

6月24日前,民办小学录取结束。

6月24日,开通网络查询电脑派位结果。

7月1日,符合政策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审核登记。

8月10日前,各小学发放入学通知书或公布新生名单。

招生咨询

招生监督

初中户籍审定

应届小学毕业生应具有所在施教区常住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与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定监护人)一致。

小学毕业生户籍及其监护人房屋产权证等相关信息,经就读小学和区教育局审核认定后,原则不做变更。

(1)符合下列情况的,可在施教区初中报名入学

①毕业生户口随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一方在施教区常住,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的;父母离异,毕业生户口随法定监护人(有产权证)在施教区常住的。

②毕业生户口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施教区常住的,父母双方均为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或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

③毕业生户口自出生之日起随父母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父母双方均未购买或分配住房,实际常住且户口从未迁移的。

(2)户籍审定中其它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关于拆迁户子女入学问题的处理

①毕业生家庭拆迁后已拿拆迁安置房并实际入住,且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在拆迁安置房所在施教区初中入学。

②毕业生家庭拆迁后已拿拆迁安置房并实际入住,但因政策等原因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应出具相关证明和有关材料,在拆迁安置房所在施教区初中入学。

③毕业生家庭拆迁尚未拿到拆迁安置房,应出具相关证明和有关材料,在原施教区初中入学。

●关于户籍变更问题的处理

在招生工作开始后,毕业生户籍在本区内变更的,原则上在原户籍所在施教区初中就读;就读确有困难或由外区迁入我区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关于二手房购买者子女入学问题的处理

除符合政策的二孩外,公办初中原则上每套住房3年内只安排一名学生在相应学校就读。

●关于集体户或户籍空挂户子女就学问题的处理

集体户或户籍空挂且家庭无房产等其它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招生办法[公办初中]

(1)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

符合入学条件的本区户籍应届小学毕业生,在本区小学就读的由现就读小学组织升学报名;在外区就读的在区招生办公室进行升学报名。应届小学毕业生学位派定后,须在规定时间持《公办初中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单》,到指定的学校报到。逾期不报到的,作自动放弃处理。

(2)热点学校空余学额电脑派位。

区教育局将采取控制热点学校招生规模、空余学额实行电脑派位等方式,确保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符合上级相关规定。

(3)符合政策照顾对象适当照顾。

根据南京市相关规定,烈士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和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模及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子女入学给予适当照顾。

[民办初中]

依法支持民办初中规范办学。民办初中实行免试按计划招生,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统一知识性考试选拔生源,不得超计划招生。招生方案由区教育局审核,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义务教育学位派定后,有择校需求的本区户籍应届小学毕业生,在本区小学就读的于6月10日至11日在毕业小学领取电脑派位志愿表,在规定招生范围内的民办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和区内电脑派位公办初中校中选择一所学校填报电脑派位志愿;在外区小学就读的本区户籍应届小学毕业生同时在区招生办公室进行择校报名。逾期未报名的,不予补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实行电脑派位入学。已被特色学校录取的特长生不再参加义务教育学位的派定和择校报名,其他学校也不得录取。

当民办初中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实行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两种形式,年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比例仍为2:8。6月23日,区教育局将按市教育局统一规定的程序,对栖霞区域内的民办学校、热点公办初中校进行电脑派位。电脑派位期间,纪检、监察、公证处有关人员,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师、家长代表和民办学校的校长,将现场监督电脑派位的实施全过程,派位结果当场公布。电脑派位结束后,区教育局现场办理录取审批手续。

[特殊儿童少年]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意见》精神,积极接纳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特殊儿童少年入学,严格做到“零拒绝”。要充分发挥省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作用,积极做好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工作。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依据《关于做好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通知》(宁教规划〔〕28号)要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随务工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来宁暂住、非南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包括本市户籍在市内跨区流动的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区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继续在我区公办初中就读,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在我区暂住地已实际居住满一年(至当年5月31日止)。待我区户籍学生义务教育学位派定后,可向区内指定的有空余学额的公办初中提出就学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①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②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本区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

③监护人相对稳定的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凭证,或经工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有效营业执照);

④符合流入地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

⑤小学六年级的学籍材料。

不能完全提供以上材料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回户籍地登记入学。对于提供与事实不符的材料,一经查实,学校有权拒绝该生入学,同时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在本区入学。

[招生日程安排及联系方式]

4月13日前,公布《栖霞区年初中招生入学工作实施办法》。

4月20日前,民办初中招生简章、面谈方案报区教育局审核备案。

4月20日至21日,跨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回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指定地点报名登记。

4月23日至5月4日,民办初中完成报名登记等工作。

5月25日前,公布实行电脑派位的热点公办初中名单和电脑派位计划。

6月10日至11日,小学毕业生升学报名和填报电脑派位志愿。

6月20日前,民办初中完成面谈工作。

6月21日,公办初中上报招生有关材料。

6月23日上午,南京外国语学校、民办初中和热点公办初中电脑派位。

6月24日,开通电脑派位结果查询电话。

6月29日,发放《公办初中义务教育学位通知单》。

7月1日,符合政策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审核登记。

7月20日,公办初中学生报到。

招生咨询

招生监督

资料来源:区教育局

编辑:张明祺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xp/2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