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校友出演鹤唳华亭姜尚宫一角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11月中旬,古装剧《鹤唳华亭》上线。演员冯波在剧中饰演了姜尚宫一角。这是她第二次出演古装剧,惊喜又充满挑战。“这个角色的身份是皇后身边的谋士,不能把喜怒哀乐表现出来,无形之中禁锢了五感和肢体的发挥。就像让你去打仗,但你不能拿枪。所有的技巧都不能用,唯一能用的就是眼睛。”「演技」在冯波这里成了「眼技」。有位网友评论道:一个眼神丢过去就能杀人。她的微表情在演戏,有分寸,有内容,还有穿透力。

冯波,曾获电影百合奖优秀女演员奖、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主演作品《走出尘埃》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19部电影,18部电视剧,是她的履历。

她是电影《我是植物人》中的朱俐、《大明劫》中的冯氏;是《流淌的美好时光》中的易遥妈妈、《暗恋橘生淮南》的洛枳妈妈以及古装正剧《鹤唳华亭》中的姜尚宫。也是为数不多拥有北京电影学院MFA表演专业硕士学历的国内女演员。

“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冯波说。

/1

《鹤唳华亭》是继电影《大明劫》之后,冯波出演的第二部古装剧。

“此次加盟古装剧《鹤唳华亭》饰演姜尚宫一角,是一次很特别的机会与体验。在与各位实力派演员一起切磋演技的过程中也是过足了戏瘾。”

在看到《鹤唳华亭》剧本时,冯波形容这是一个“烫手山芋”。剧本中充斥着大量的古文、生僻字台词以及规范礼仪。

刚接到角色,副导演团队给每个演员准备了超厚一沓A4纸的生僻字大全,上面标明了戏里所有出现的生僻字。冯波跟着上面的拼音、注解一点点揣摩。同时还要摸清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应的人名、官名。

鹤唳华亭人物关系图

姜尚宫是一位生长在深宫深处,权利欲望漩涡中的人,性格复杂、内敛又足智多谋。但她内心深处仍保有温情,有自己坚信的道。这是这个角色打动冯波的地方。

并且姜尚宫身居高位,多接触皇家,所有的行为举止皆要符合礼制,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使得冯波在演绎时不能像其他作品那样很张扬的表现出来。

而是喜怒不形于色。内心所有的微妙活动只能通过细微的眼神去传达,并让观众感知到角色内心的盘算、挣扎、恐惧和专注等。

图源:

LADY蜜报“这给我表演上提出了很大的难度,肢体语言都借助不上,只能靠极小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来把握”,向来对自己演技有信心的冯波,却说这个角色是越演越难。

与冯波合作过的导演曾这样评价过她:

冯波是一个性格演员,而非本色演员。她拥有赋予剧本中人物形象各种各样性格的能力,而非千篇一律的本色出演。电影电视剧、主角配角都是如此。

“不管饰演的是什么角色,都带着敬畏感完成。有的时候看起来是牺牲自己,但实际上给作品加分,也就是给自己提气”,冯波说。

《鹤唳华亭》这部剧非常讲究「礼仪」。在剧组中,常能看到礼仪老师随组教授。而冯波饰演的「姜尚宫」更是如此。

“姜尚宫是六局总管,她在和皇后接触时从眼神到说话语速皆有要求。同时身为内宫总管,走路姿势及体态甚至速度也有规制。这一点在我穿上全套戏装之后有了更加明确的感受。”

来讲一个细节:在跟老师学习的同时,冯波还准备了一双小布鞋,每天收工都会在房间外面的走廊不停练习。

她会让助理拍下视频看自己走路是否端庄,包括步速、走路时肩膀不能晃,要求很严格。她试图让这些礼仪去变成一种习惯。“出演该部戏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

/2

从上大学那会儿开始,冯波就对表演认真且执着。小时候学习小提琴的她,多年来浸润在音乐里,这对她日后把握角色产生了巨大的帮助。

冯波心里清楚:音乐和表演,二者是互通的。

本科时,冯波会为了排戏到处跟人借道具。“那时候天天跟人家各种押白条、押身份证,有时候还会苦情地用穷学生身份的学习态度打动人家把排练道具给借来。”大学四年,冯波的专业排名始终很靠前。

大学时努力认真的劲儿到工作里则是敬业。在参演《鹤唳华亭》时,她和别人搭戏过程中,即使镜头没有给到她,她也会把自己所有的反应给足对方。

冯波把演戏看作是一生的事业。哪怕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她都有一份坚定执着的心。这也如姜尚宫一样,在自己坚信的「道」上匪石匪席。

/3

成为一名演员,对于少年时代的冯波来说是个水到渠成的选择。

“在乐器王国里,钢琴是乐器中的国王,小提琴是王后。所以从6岁时,我就开始学琴了。”冯波说。

小学起往返家乡徐州与北京,前往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中学时考入了南艺附中的小提琴表演专业,师从中国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张靖平。这放在90年代来说,是按照专业演奏家培养的方式。

在南艺附中读书期间,冯波因为外形、乐感和嗓音条件都很不错,被选入当时在全国都颇具知名度的圣女合唱组,先后出过5张专辑。其中的圣诞主题专辑,一度成为各大商场圣诞节的循环播放曲目。

“参加圣女合唱组的时候只有十几岁,但冥冥之中能够感受到内心的某种不安分。音乐是我喜欢的,但我好像开始知道自己更热爱舞台了。”冯波说。

高考时,冯波选择了南艺影视学院学习表演,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跨界。

大学毕业时,冯波已经在南京生活了超过10年。毕业后,她决定放弃南京舒适的生活,到北京去发展。

冯波有一种决定了就立刻去做的勇气。“毕业典礼第二天,同学帮我把行李扛到南京火车站托运,然后买张票就直奔北京去了。当时内心只有一个声音——想做一名演员,北京这个大本营是必须要来的。”

虽然是学院派毕业,也因参加圣女合唱组拥有一定的名气,但对于初到北京的冯波来说,从学院派偏向话剧体系的表演方式转向大银幕,需要新的积累和时间。

本科时,冯波的排练和演出基本以话剧为主,电影和电视对她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经历过短暂的茫然期后,冯波觉得仍旧需要继续补充新的知识,她做了一个很有勇气的决定:

——报考录取人数极少的北京电影学院MFA表演专业硕士。

年,冯波顺利考入北电研究生,也由此迎来了她学业和事业上的转折点。“如果想做明星,肯定是要信奉出名要趁早的。但做演员则不同,镜头前的笃定都需要一步步稳扎稳打。”

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期间,冯波开始作为一名电影演员被观众认识。拍摄了多部评分很高的电影,并获得多个重要奖项。

不进组的时候,冯波一直保持着观影的习惯,强度最大时甚至一天看3部影片。

冯波与编剧柏邦妮是闺蜜,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始到北京发展,也曾经是刚来北京时的室友。出身编剧专业的柏邦妮是冯波观影上的导师,很多艰深晦涩的艺术影片都来自她的推荐。

“我记得有一年安东尼奥尼来电影学院展映,每天都在连续放映他的各个时期影片。我和柏邦妮都买了套票,带着零食和毛毯到电影学院一部一部接着看。通过大量看大师作品和艺术电影,最大的提升是对电影表演的审美品味,至少知道所谓“好”的标准在哪里。”冯波说。

“在北京的这些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观影和学习电影工业的各项工作,只有积累的多,当机会来找你的那天,才能接得住。”

/4

年,她在电影《无形杀》中饰演一名女刑警。这是她的大银幕处女作,从这部作品开始她一直保持着体验人物职业的习惯。

在《无形杀》开机之前,冯波前往徐州市刑警大队重大命案组体验了两个月的刑警生活,全程跟着破了一个寻尸案。

《无形杀》中饰演丑女刑警

年,冯波与李乃文主演的电影《我是植物人》上映,这是她的第二部大银幕作品。凭借影片中饰演的植物人“朱俐”一角,冯波获得第11届百合奖优秀女演员奖。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植物人》是一部在当年获奖颇丰的作品。包揽了百合奖包括优秀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以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并提名了当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华表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等。

《我是植物人》剧照

在拍摄《我是植物人》时,冯波曾前往北京工人疗养院与病友同吃同住三个星期。

“当时作为新人,进入一个角色的时间需要很长,会在开机前花很长时间体验生活。现在自己慢慢掌握了快速进入角色的方法,回过头来看10年前拍的这部戏,有很多青涩和可贵的地方。会反思那些让人疼痛和有触感的东西,现在有了很多表演技巧后是不是还依然存在。”冯波说。

百合奖优秀女演员获奖现场

在电影领域中,冯波还主演了《大明劫》《少女灵异日记》《走出尘埃》等作品。并凭借《少女灵异日记》获得第六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

《少女灵异日记》剧照及获奖

年,冯波与前黑豹乐队主唱秦勇主演的电影《走出尘埃》,还荣获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提名。

我很喜欢她在电影上映的主创采访中说的一段话:

“这是一个中年人追求摇滚梦的故事。我们在毕业之前可能会有很多理想、信念和梦想,不管能不能实现,我们都有想尝试的欲望和愿望。但是我们毕业十几年以后,就会被盲目的生活给折腾的无暇去考虑这些。生活的起伏让你看不清楚自己曾经是谁。

在我看来,电影里的尘埃某种意义上指的是生活的状态,现在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成为了你原本不想成为的那部分。这部电影特别的想表达人就是要有梦想、有追求,不能急功近利,芸芸众生,我们要时刻听从自己的内心。”

就像她解释的电影那样,她也是「走出尘埃」的那一个。

《走出尘埃》剧照《走出尘埃》入围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

冯波是天生的小脸,不化妆也很让人舒服。在很多影片中,她几乎是素颜出镜,甚至有时因为扮演母亲需要刻意画上雀斑扮丑。

近些年,冯波开始“接地气”,在接演大银幕之余,接拍更多的现代电视剧作品。比如《流淌的美好时光》中的易遥妈妈,《狐狸的夏天》中的黎晏书妈妈,《暗恋橘生淮南》中的洛枳妈妈。

对于30多岁出演母亲,冯波并不感到排斥。她用演员的心态在演戏,而非明星。“哪怕演到第10个妈,也要演出敬畏感。”

和冯波聊天,你能感受到她身上有种很真很执着的劲儿。好像什么都不紧不慢,演大女主可以,演小花妈妈也行,或是一个坏角色。对于演戏的坚韧和笃定,存在于任何一个大大小小的角色中。

演戏对于她来说,从第一部电影上映开始,就注定了是一辈子的事业。

“原本我想演到60岁,现在准备演到80,反正我是肯定要演到老的。

这样一想,就不着急了呗”。

知羹

图片由本人提供,部分图片来自微博

LADY蜜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xp/9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