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精为菊目菊科天名精属,多年生草本,有臭味。天门精别名:蟾蜍兰、地菘、皱面草、鹤虱草、山烟、癞头草、臭草。
天门精主要分布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贵州、陕西等地。生于山坡、路旁或草坪上。天门精性味,味苦、辛、性寒。归经,归肝经、肺经。是一种祛痰、清热、止血药。具有清热、化痰、解毒、杀虫、破瘀、止血的功效。瘦果中药称“北鹤虱”,可驱除绦虫、蛔虫。全草水浸液可做农药,杀青菜虫、地老虎、守瓜虫等。
主治:乳蛾、喉痹、急慢惊风、牙痛、疔疮肿毒、痔瘘、皮肤痒疹;毒蛇咬伤;虫积;血瘕;吐血;衄血;血淋;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3-6g;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及含漱。中药中医蟾蜍农药蛇
天门精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小毒,对人皮肤能引起过敏性皮炎、疮疹;动物试验有中枢麻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