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天台长安夜访澈上人唐bu

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释义:

灵上人:即越州名僧灵澈,字源澄,姓汤氏,会稽人,云门寺律僧也。少从严维学为诗,后至吴兴,与僧皎然游。

贞元中,皎然荐之包佶,又荐之李纾,名振辇下。缁流嫉之,造飞语激中贵人,贬徙汀州,会赦归乡。

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被宋人诗话评为诗才“僧中第一”

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方,在今陕西、甘肃二省。诗中应指长安。

唐?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木落:树叶凋落。

晋?左思《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齐?王融《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絶驱禽之欢。”

乌帽:黑色帽子。本是古代贵者平常所戴,隋唐之后,多为庶人、隐者所戴。

唐?白居易《池上闲吟》:“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乌帽闭门居。”

紫阁: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汉?崔琦《七蠲》:“紫阁青臺,綺错相连。”

南朝?梁?江淹《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孙夐墓铭》:“紫阁咸趋,朱轩既履。”

松迥:指松树高大而疏朗。迥,辽阔。

《灞桥饯别》:“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月光先照鹤:古人相信鹤巢都建于高大松树的树冠之上,故有“月光先照鹤”之说。

琤琤:玉器相击声、琴声或流水声。

晓漏:拂晓时铜壶滴漏之声。

漠漠:迷蒙,密布罗列的样子。

秋烟:秋日的烟霭。

汉陵:汉代帝王的陵园。

元?王逢《钱塘春感》:“驪山草暗墟周业,郿坞花繁失汉陵。”

天台旧禅处:应是指灵澈当初在天台山的修禅之处。

石房:石屋。

独有:只有、特有。

龛:供奉神佛像的石室或柜子。

李郢

字楚望,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

大中十年(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

因时局动荡,五十三岁时入浙东观察使幕。

初居余杭,以山水琴书自娱。有诗一卷。

诗作多写景状物,“调清丽”、“极能写景状怀,”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

“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便是他的诗作《重游天台》中的千古名句。

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

天台山

浙江天台山旅游风景区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海内外。

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最美十大宗教名山之一,天台山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五峰环绕,双涧潆流,满山松树郁郁葱葱,绵延数十里;又有天生石桥,三折瀑布,世所罕见。

自古以来,天台就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前往的圣地。

东晋大文豪孙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国高道葛玄、西域高僧昙猷等都不厌其烦的前来,更是让天台山的美名广传千里。

图片来源:天台县文广旅体局

诗路天台┃《秋晚历游台山》清?释大经

诗路天台┃《寻张逸人山居》唐?刘长卿

诗路天台┃《寒岩寺》元末明初·张昱

诗路天台┃《桐柏观》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赤城》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天台道中》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送人》北宋·夏竦

诗路天台┃《桐柏宫留题》元末明初·张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xl/8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