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线西朗终于改回西塱,可越秀南龙洞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778971.html

上月,广报君曾报道,

1号线的西朗地铁站终于要更正为“西塱”

当时有很多读者留言表示,

希望6号线的团一大广场站更名为“越秀南”

“团一大广场”与“越秀南”的纠葛,

相信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了。

在广州,

像这样指示不明或有待商榷的地铁站名,

还有哪些呢?

小编今天就来带你盘点一下,

免得大家出门下错了站。

天河区

龙洞不在“龙洞”

6号线有相邻的两个站叫植物园和龙洞。

但是如果你要坐地铁去龙洞,

那你千万不能坐到龙洞地铁站,

应该坐到植物园站。

所有带有“龙洞”二字的地名,

龙洞村、龙洞小学、龙洞市场、

还有数所高校的龙洞校区,

都在植物园地铁站附近,

离龙洞地铁站1公里开外。

植物园站F出口的指示牌上,

写了好多个龙洞▼

现在的龙洞地铁站,

之所以远离龙洞村还要叫龙洞,

大概是因为该站在龙洞街道范围内,

附近又无其他地名,

只好把“龙洞”拿过来用。

所以大学新生要去龙洞校区报道的话,

千万记得是坐到植物园站,而不是龙洞站。

荔湾区画风不一样的“中山八”

众所周知,广州有中山一路到中山八路,

5号线的“中山八”站正位于中山八路上,

看上去没什么不对。

问题是,它的7个兄弟,

中山一路到中山七路也都有地铁站,

名字都是附近的老地名或地标性建筑,

杨箕、东山口、烈士陵园、

农讲所、公园前、西门口、陈家祠

一个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充分体现了

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历史。

而中山八路上的这个站,

明明旁边也有荔湾湖这个响亮的地标,

(荔湾区的名字就是从这来的)

最后却起个名字叫“中山八”,

连“路”都不给……

荔湾湖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摄

荔湾区

“坦尾”还是“桥中”?

5号线中山八的上一个站,

就是大坦沙岛的坦尾站。

坦尾是附近村庄的名字,

但是那里有一个更为广州人熟知的地名,

就是桥中

年建成的珠江大桥从大坦沙岛上跨过,

成为一代广州人的骄傲,

从此当地就被广州人称作“桥中”。

现在大坦沙岛在行政上,

仍然是荔湾区桥中街道。

一个是当地村庄的名字,

一个是老广们更习惯更熟悉的地名,

确实是很难抉择。

海珠区

客村不在“客村”

由于客村地铁站是一个重要的换乘站,

客村的名气也很响亮。

然而真正的客村在广州大道西侧,

反而离鹭江站更近。

现在客村地铁站一带,

是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厂址,

被广州人亲切地称作“珠影”,

客村地铁口外的公交站,

也是叫珠影。

所以,如果你要去真正的客村,

请从鹭江地铁站出来。

如果你要坐公车去客村地铁站,

请坐到珠影,千万别坐到客村。

海珠区燕子岗不在“燕岗”

广佛线在海珠区有个燕岗站,

名字来源于燕子岗。

但实际上,真正的燕子岗

离号线江泰路站更近,

而地铁燕岗站一带,

更熟悉的地名是纸厂或者广纸。

而且还有一座开发中的广纸新城。

地铁燕岗站外的公交纸厂站▼

海珠区

到底哪里是琶洲?

八号线的最东边(最右边)四个站,

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

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没错,

但是连起来看就不对了,

明明这4个站

都在新港东路上,也都在琶洲岛上,

凭什么让其中两个站做了代表?

琶洲岛那么大,

新港东路那么长,

如果有人要去琶洲或新港东路上别的地方,

却坐到琶洲站或新港东站去,

那就坑爹了!

坐地铁去琶洲请记住:

①多家互联网巨头即将进驻的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是在磨碟沙站附近▼

②举办广交会等各种展会的,

琶洲会展中心,在新港东站和琶洲站▼

琶洲会展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摄

③琶洲村在万胜围站附近▼

琶洲岛东部万胜围附近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摄

目前在建的18号线,

在磨碟沙站旁边有琶洲西区站,

并将与磨碟沙站同站换乘,

到时磨碟沙站可能会跟着改名叫琶洲西区。

如果新港东站和琶洲站也能改名为

会展西、会展东,

那就更好了。

海珠区

宝岗大道

广州地铁有部分站点是用路名来命名的,

如北京路、江泰路。

这种命名方式其实是有缺陷的,

路是一条线,地铁站是一个点,

用路名做站名,

对路痴来说,

他怎么知道这个站在这条路的哪个地方呢?

比较短的道路还好。

如果是很长的一条路,

那就会误导人了。

上面说的新港东是一例,

同为8号线的宝岗大道站也一样。

宝岗大道全长3公里多,

宝岗大道地铁站在宝岗大道的南端,

如果要去中北端,

必须从江南西、市二宫等出站才能少走路。

图中红线就是宝岗大道▼

海珠区东晓南

还是同样的问题,

东晓南路起于新港路,终于南洲路,

全长达3.6公里,比东晓路本身还长,

所以东晓南站也是个误导人的。

更坑爹的是,

地铁东晓南站位于东晓南路的南端,

而公交的东晓南路站位于北端,

两者距离近公里。

如果要公交车转地铁,

切记要坐到晓港湾才下,

要是在东晓南路下,

那可要走死你了。

白云区

逼死路痴的白云机场

上月底白云机场T航站楼正式启用,

T下面的机场北站也同时启用通车。

于是白云机场就有了两个地铁站,

“机场南”“机场北”。

那么问题来了,

路痴们晕了,这两个地铁站,

哪个是一号航站楼,哪个是二号航站楼,

我真的记不清啊!

而且两座航站楼之间不能直接互通,

要是走错了,就要回去重新坐地铁……

别的城市如果一个机场有N个地铁站,

地铁站都直接叫X航站楼。

北京▼

上海▼

成都▼

为此,广州地铁宣布两座航站楼之间免费,

免得走错的市民浪费钱。

又在各处地铁图里打补丁▼

把括号里几个字拿来做站名不就行了,

搞这么复杂,何必呢……

白云区旧白云机场系列

众所周知,年新白云机场启用后

旧白云机场就变成了“白云新城”,

里面有号线的4个站,

飞翔公园、白云公园、

白云文化广场、萧岗。

又公园又广场的,

听起来很威的样子,

但是信了你就上当了。

飞翔公园、白云公园和白云文化广场,

都是当年规划的场所,

实际上,飞翔公园并没有建,

至今都是空地▼

白云公园已改成了市儿童公园▼

白云文化广场也没建,

倒是旁边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比较有名;

飞翔公园站和白云文化广场站周边,

大多是围起来的“储备用地”▼

萧岗站离萧岗村还很远,

萧岗村其实在白云文化广场站附近▼

白云区

医院医院吗?

3号线的医院是组合式的名字,

该站附医院拼起来,

就成了医院。

(同类还有嘉禾街+望岗村=嘉禾望岗等等)

然而不了解广州地铁命名的人,

看到医院这个地铁站,

难免医院叫

“医院”。

再加上这个名字

有一股浓浓的“民营”气息,

所以百度上很多人搜这样的问题:

医院明明是

广州著名的、正规的、医院,

却因为地铁站名惨遭误会。

此外,明明医院隔壁就是

大名鼎鼎的南方医科大学,

医院医院,

地铁站名不用高校的名字,

医院的名字,

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黄埔区

萝岗和香雪

6号线的最东边,

倒数第二个站是萝岗站,

最后一个站是香雪站。

两个站刚好凑成了

原羊城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

萝岗香雪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摄

然而这两个站名和真正的地名是错位的。

萝岗站虽然确实在原萝岗区范围内,

但原萝岗区在年就并入黄埔区了,

(6号线二期是年才开通的)。

而原萝岗区名字的源头,

包括原萝岗镇(现萝岗街道)、

原萝岗村(现萝岗社区),

都是在香雪站附近。

而香雪站名字的源头,

即大名鼎鼎的“萝岗香雪”景观,

却远在香雪站3公里之外。

如图所示▼

黄埔区没什么人知道的裕丰围

13号线有个裕丰围站,

虽然当地确实有个裕丰围村,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裕丰围村,

即使是黄埔当地人。

其实,裕丰围站位于丰乐南路上,

丰乐南路在当地的知名度远高于裕丰围,

该站建设时的工程名也叫“丰乐路”。

番禺区钟村or谢村?板桥or南村?

番禺北部的7号线有相邻的两个站,

钟村站和谢村站。

实际上,钟村和谢村这两个村,

都是在钟村站附近,

而且谢村就在钟村站外,

真正的钟村反而离得更远。

大概是由于谢村站附近没什么地标,

才从附近借了谢村的名字过来。

7号线还有不相邻的两个站,

南村万博站和板桥站,

南村万博和医院一样

是组合式的名字,南村+万博,

好像南村和万博都在旁边一样。

但南村实际上在板桥站附近,

比板桥村稍远一些而已。

如果要去南村的著名景点余荫山房,

却坐到南村万博去,

那就南辕北辙了。

其实,地铁建设时板桥站原名就叫南村站,

而南村万博站原名叫鹤庄站,

原本都是对的,后来改名反而错位了。

番禺区在亚运城边不叫亚运城

众所周知,

年广州举办了一届非常成功的亚运会,

广州亚运城是亚运会留下的重要建筑之一,

现在成为了大型住宅区,人口众多。

亚运城旁边就有地铁站,

然而该站不以近在咫尺的亚运城来命名,

却以1公里外的村子命名为海傍站。

不论是从知名度来说还是人口数量来说,

海傍都远远比不上亚运城。

当然了,这些错位的站名,

很多也是有原因的。

比如旧机场系列,

几个站通车时确实是规划了

两公园一广场,

后来没有建,谁又能预料到呢?

所以也不能太苛责。

不过,地铁站名名不符实,

带来的影响不只是产生误导。

广州这么大,地铁站常常是街区的交通枢纽,

很多人都习惯以地铁站名来称呼该地,

久而久之,当人们认为站名即是地名,

原来的地名就渐渐淡化了。

比如珠江电影厂一带,

现在很多人以为那里就叫客村,

而不知道本来叫珠影。

又如以前被叫作龙洞的地方,

现在有些人慢慢改叫“植物园”了。

还有医院,

多少人以为它真的叫“医院”。

╮(╯▽╰)╭

当然,已经通车的地铁站,

要想改名,成本很高,

所以写出来主要提醒大家别坐错站,

以及尽量别忘记原来的地名。

下面要说的这些站都还在建,

名字还可以改,

大家不妨来看看,该不该改。

天河区暨大还是马场?在建的13号线二期在黄埔大道的

暨南大学正门外有个站,

按理说暨大作为知名学府,

地铁站叫作暨大完全合理。

然而在去年公布的规划路线图中,

该站却被命名为“马场”。

于是去年5月,

暨南大学专门向广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

广州地铁公司行文,

提出将该站命名为“暨大”。

广州地铁公司回应说,将充分考虑……

顺带一提,在地铁公司的那份回复中,

还说地铁站命名原则是地片名优先,

然后才是标志性场所。

对此有网友挖苦说,

那广州东站怎么不叫瘦狗岭啊……

还有上面提到的,叫植物园不叫龙洞,

也违反了这个原则。

再顺带一提,

华工和华农的师生,

都对华师门外有华师站,

而华工华农门外却叫五山站愤愤不平,

这也是个老话题了。

天河区搞不清方位的“天河东”

在建的11号线,

在广州东站和华师站之间有一个新站,

目前公布的名字叫“天河东”。

然而从地理位置上看,

该站明明位于天河区的西部,

又正在天河北路上,

怎么名字却叫“天河东”?

实际上那里不是没有地名,

该站处在龙口西路和天河北路的路口,

附近常用的地名是龙口,

最近的公交站叫龙口西。

白云区

“德康”还是“聚龙”?

在建的8号线北延段,

在白云区同德围北面有一个站,

因旁边有个聚龙村,所以本来叫聚龙站,

但后来不知为何又改名为德康站。

虽然该站确实在德康路上,

但德康路也是一条长达1公里多的长路,

拿来给地铁站命名,

难道比聚龙更合适?

除了以上这些,

你还对哪个地铁站的名字不满意?

欢迎留言分享!

看了这篇涨了知识的,请点个?!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吴启东记者李天研

猜你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xl/9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