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渡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杨柳乡,自古便为中原入滇之咽喉,号称“秦道明关,滇黔锁钥”。
?这里,北盘江把滇黔两省南北划分,南岸属于云南,北岸属于贵州,可在北岸却有一个名叫“旧城”的自然村属于云南可渡行政村管辖,可渡也因此横跨盘江两岸。
相传,古代驿道自北而来,被汹涌的北盘江所阻挡,夏雨时节,云贵交通几乎断绝,于是就有好事者沿江勘踏,发现此处可以渡河,故以可渡名之,并一直沿用至今。明、清两代,可渡是沟通滇黔之要冲,商旅往来,热闹非凡。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在可渡繁荣起来,如今保留下来的大量历史文化遗迹便是最好的见证。
年,因抗日需要,云南当局修筑公路,绕过可渡河,顺长江、珠江分水岭往杉木箐镇而行,避开了可渡一带的险峻地势。
在可渡,以北盘江为中心的崇山峻岭、悬崖绝壁之上,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摩崖石刻,其中可渡八景之一的“飞虹竚鹤”最为有名。此摩崖位于北岸翠屏岩半山腰处,因山川建筑形似仙鹤而题,以印章形式布局,每个字约1.2米见方,字体浑然厚重、亦行亦隶,颇有特色。相传此四字为诸葛武侯南征时所题,又传为嘉靖时杨升庵好友缪文龙(河南道监察御史)所书。下图即此摩崖实景与拓片的照片:
可渡既为滇黔要冲,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蜀汉时,孔明征南中,曾转战于此;明初,傅友德、蓝玉、沐英率明军入滇,曾于此经过;清初,吴三桂入滇、征水西,曾在此驻守;鄂尔泰改土归流,征讨乌蛮土司,曾在此展开激战;蔡锷讨伐袁世凯,亦是自此入威宁挥师北上;长征中,贺龙、任弼时率红二方面军渡过可渡河,向宣威进发,与滇军孙渡纵队、刘正富旅发生遭遇战......
今天,可渡被列为历史文化名村,诸葛大营、桃溪泛锦、翠屏积雪、飞虹竚鹤、雪花盖顶、苦竹盘根、葆圆洞天、乌龙钻箐这“可渡八景”和古代战场遗址等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更是远近闻名,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光观、旅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