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双忆,酌茗聊代醉。
春天里,大家都纷纷到草地、林地踏青、郊游和露营,享受难得的春日好时光,但在人们享受愉悦的同时,潜伏在草丛里的隐形杀手——蜱虫也在伺机而动寻找它们的宿主!
蜱,俗称“草虱子”、“狗鳖子”等,属蛛形纲节肢动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使人患病,是“蜱虫病”(也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蜱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吸血是它的重要习性,蜱常吸附在牛、羊、猪、狗、猫、兔、鸡、鸭和鼠等动物的颈下、腿窝、膝窝、耳窝等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以便吸血。此外,树丛和草丛、房屋的地缝墙缝、鼠洞、畜舍等处也有它的踪迹,因此,接触动物、野外活动和居家生活,我们都有可能会被蜱叮咬。
接下来,小编带你看看蜱虫的真面目!
1.在草丛里的蜱虫及未吸血的蜱虫
2.吸血后的蜱
3.狗狗身上布满的蜱
(小心密集恐惧症发作!)
在从事户外活动时,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提倡穿浅色长袖衣服,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腿,或将裤腿塞入袜子或鞋子内,避免在草地、草堆上长时间坐卧,还要多查看和留意身上有无蜱的附着。
PS:避蚊胺等驱避剂对蜱有驱避效果哦~
一旦遭受蜱的叮咬,应该怎么处理?
一旦发现被蜱叮咬,不要用手生拉硬拽拔出或捏死蜱,可用酒精或碘酒浸涂露在体外的蜱体,使其死亡或麻醉后自然脱出皮肤,再用镊子或树枝等工具取出,并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如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的户外暴露史或野外活动史。
温馨提示
如要外出踏青游玩,或开展野外活动,请注意以下几点:
1.出发前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