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铜壶一把,春水生香

东风转暖,庭芜转绿。经过一个寒冬的蛰伏,茶树也在春天萌发新芽。尝开春头一杯鲜,好的春茶,自然用好的“春壶”来配,看着铜壶,一眼如春天那般美好。看这把铜壶,一眼如春天那般美好,置于茶案间,茶汤醉人,茶壶亦醉人。在杨柳依依的春日,用铜壶泡上一杯茶,甘露胜醍醐,顿觉沉疴苏。图片来自网络

在杨柳依依的春日,用铜壶泡上一杯茶。说起铜的颜色,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而古代铜壶表面鲜有着色,匠人依铜合金比例的不同,新制铜壶大多为金黄、银白或是黄棕。

而说起现代的铜壶着色,则必须要介绍一对来自杭州的铜雕父子。他们借鉴宫廷画珐琅技艺,在铜壶着色上不断试验创新。在铜金属表面高温着色,呈色十分复杂。“铜表面光滑,釉料很难贴合,着色很不容易。”朱炳仁·铜相关负责人介绍,朱炳仁、朱军岷两位大师借鉴了宫廷画珐琅工艺,经过不断的调试,提取、制液,千种配方、千种试色,父子俩才烧制出如此特殊的颜色。如此铜色,让人想到西湖白堤绿柳,如晴日碧波,一眼入迷。仔细一看,又极似南唐后主李煜钟爱的“天水碧”。碧色,有玉绿之称,鲜艳明媚的天水碧是风华绝代的江南象征。《五国故事》记载,李煜的妃子喜爱穿青碧之衣,一次染色时一夜未收,衣粘上露水,其色竟然愈加鲜明。李煜爱之,谓之“天水碧”。如此神往的故事,发生在风流旖旎的南唐,不知后世的宋徽宗,是否也受到启发,而偏偏钟爱天青?茶案上的一把铜壶,竟给了我们一眼千年的无限遐想。“千古苍凉天水碧”,一手打造如此春色的,是来自百年朱府铜艺的朱炳仁、朱军岷父子。做一把好壶,是有门槛的,首先,必是原料好,用来煮水喝茶才放心。铜材采用东川铜,东川铜出自云南东川,是国内富有名盛的一种铜料。在清朝时,是铸币、造器的主要产期,乾隆皇帝曾赐予“灵裕九寰”匾。《诗经》里说“铜壶煮茗,如仙琼玉浆”。用铜壶煮水,古人称为“若绢水”,便是形容其口感顺滑,可谓“乾坤釜底中沸,出水即为泉”。铜壶煮水不但水甜,茶香更盛。适宜绿茶、红茶、白茶、普洱等各类茶品,“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备受茶人追捧。

◎七巧柳绿壶

(出处:清,宜兴窑紫砂提梁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眼下这把绿铜壶,原以为是冰冷的金属,摸上去却似玉温润光滑,通体的盎然绿意,看起来和春天一样美。

点击上图了解购买七巧柳绿壶(预售下单十日后发货)

原价:活动价:

毫升的容量,小品壶设计,一人饮得幽,二人饮得趣。铜壶口小肚大,便于茶叶舒展浸泡,更有利于聚拢茶香,保持茶之本味。

整体比例刚刚好,看着及使用都非常舒服。铜壶提梁,也做了如藤蔓般缠绕处理,适手的壶,才更得心应手。

柔润的表面,有着手工制品特有的沉稳。铜金和柳绿交相辉映,置于茶席,胜春景无数,叫人一眼入迷。

非遗技艺工艺繁复风骨高雅每把铜壶都经过多重繁杂工序、千熔百炼而成,件件皆心血之作。选材后,剪裁、锻打、抛光、清洗、上釉、封蜡等多道工序,每一道都是五代传承下来的工艺精粹,不花上两三个月的功夫,无法成大器。因铜表面光滑,釉料很难贴合,着色不易。朱炳仁、朱军岷借鉴了宫廷画珐琅工艺,研发出的釉彩密技。在℃高温旁边手工染色,才能做到成色自然高级。经过不断的调试,提取、制液,千种配方、千种试色,父子俩才烧制出如此特殊的颜色,为铜壶注入了传统色彩艺术的灵魂。裁剪铜板将紫铜板剪成规则的圆饼,在力量与硬度之间,仍需数十年的磨砺,才能检出圆满弧线。手工锻打铜匠师傅伴随高温烈火灼烧,匠人要完成上万次的锻打,才能将一片铜巧妙变化成铜的雏形。抛光打磨熟练匠人手工打磨多遍,从粗到细,使得铜胎表面无沙眼气孔,滑润如肌。高温釉彩用珍稀釉料高温热着色处理,其间精准的火候把控,呈色的微妙变化,就在掌控的一瞬。因手工烧制上釉,每把壶都呈现出独特的肌理风貌,显露着天然的微妙感。品牌刻印铜壶底款落款:朱炳仁铜,专属品牌LOGO,放心收藏。“一帘春雨欲暮,茶烟细扬落花风”,这样的茶礼,静赏时犹如归隐田园,尽享春日逍遥光阴。抑或相赠亲友,用此长久之物为他人祝福;作为艺术品更是一份传家之宝,可谓代代流传,流光千年不朽。

铜壶开壶及保养方法

开壶

揭签

用打火机或吹风机加热壶底标签,然后轻轻揭下。

醒壶

在铜壶内注入适量清水,用电陶炉煮沸后倒出残水,去除杂质。

3、浸润

将5克左右红茶倒入壶内,注入清水,煮沸2分钟后倒出茶水和茶渣。

4、清洁

在铜壶内注入适量山泉水或矿泉水,煮沸30秒后倒出沥干。

5、控干

用电陶炉余温将铜壶烘干30秒,至表面及内壁干燥即可,禁止干烧。

日常使用及保养

1、铜壶煮水宜使用电陶炉加热,不建议使用明火和电磁炉。

2、避免强力擦洗,用柔软棉布蘸取少量清水擦拭即可。

3、避免硬物碰擦,避免与酸、碱等腐蚀物质接触。

4、壶内注水不宜过满,避免茶水沸腾后溢出烫伤。

5、水沸后,使用茶巾垫着提梁将壶拎下,以防烫伤。

6、倒水时建议双手拿法,一手提壶,一手轻压壶钮,防止壶盖掉落。

7、使用后用电陶炉余温烘干30秒即可,禁止干烧。

8、烘干后置于干燥、通风处存放,注意防潮。

9、铜会慢慢自然氧化,这是岁月的留痕,具有审美价值。

◎小苹果壶

小苹果壶的设计造型,来自清雍正时期的银提梁壶。银提梁壶,小巧玲珑,洁净光亮,螭形提梁形象生动,贵气中又带着素雅,现由故宫博物院馆藏。朱军岷从中获取灵感,巧手打造,让馆藏珍宝也能进入寻常人家。

清雍正银提梁壶与朱炳仁·铜小苹果壶

这把小铜壶,散发出铜质的厚重感,却没有金属的冰冷,手感温润光滑。选用东川铜材,表面经釉料高温烧制着色,有黑、绿两种,着实漂亮。黑色沉稳大气,古雅柔和;绿色清新活泼,恰似一抹春天的诗意,叫人心情甚好。小苹果壶,口小肚大,圆润可爱,比例正好,用着很舒服,是茶壶的经典样式。如此设计,便于让茶叶舒展浸泡,同时激发茶香、聚拢茶味、展现茶叶本味。

点击上图了解购买小苹果壶(预售下单十日后发货)

原价:活动价:

◎燕喜壶

(出处:明,周之冕,《双燕鸳鸯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这把朱家铜壶,也将祈吉的传统文化,融入铜壶的设计,可谓是“物必有意,意必有祥”。

点击上图了解购买燕喜壶(预售下单十日后发货)

原价:活动价:

西窗下,风摇翠竹,雁字回时,铜壶就像一位多情故人伴你身边。燕喜锦书来,竹报主人安。

铜壶外在通体盎然绿意,颜色是难得的天水碧,壶内则金光熠熠。高挺的圆筒状,直流嘴,半月梁。流嘴内细密的滤孔,水流充足,茶香不泄。

燕子停驻在枝头的春色上,久别重逢,与之相遇,让有它的主人,浸润心间第一抹悸动,藏于“燕喜”。于是,生机、喜讯俱来,好事连连。

◎花好月圆茶碟

依传统雏菊、圆月纹样设计,古意质朴。一壶好茶一壶月,寓意全家团聚,快乐安康,月圆人更圆。

采用国家非遗传统工艺制作,茶碟凝重而轻巧,手感舒适,中国传统味道的设计,更添饮茶气息。

点击上图了解购买花好月圆茶碟

铜,伫立在记忆中与你同在

铜,是一份默默守护的陪伴,经得住时间的打磨,耐得住世俗的礼赞,见证你一路走来的心境,它将时光一同藏于其中,时光不锈,它便一直与你铜在这世间不紧不慢的生活。

朱炳仁?铜一壶春色铜壶系列

厚重器美传承品味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yy/7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