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给琴取名的

北京中西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6.html

琴为乐中高士,高古冰洁。古代文人,都会为自己的琴取一个独特而诗意的名字,把它题刻在琴的底板上。这些名字,无不体现着文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寄托。琴名常见的题材往往与历代诗词歌赋中的意象一致,体现了古琴作为具有特殊文化属性的乐器的内涵。在赏读琴名时,常有“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之感。

在此特整理了历代传世名琴中一些琴名,与琴友共享。大家或许可以学着古人,给自己的爱琴取个别样而雅致的名字哦!

以山川风月等自然之景为名

海月清辉宋代仲尼式故宫博物院藏

龙池上方刻隶书“海月清辉”,下刻篆书“乾隆御府珍藏”印。两侧有梁诗正、励宗万、陈邦彦、董邦达、汪由敦、张若霭、裘曰修等人题铭。

松石间意明代仲尼式重庆三峡博物馆藏

背面项间右刻行书“松石间意”,左刻“吴趋唐寅”、“绍圣二年东坡居士”。龙池两侧刻明代祝枝山、文徵明、沈周、张灵及雁门文彭的题诗。

以灵兽动物的叫声动作为名

猿啸青萝晋代(传)凤嗉式

龙池上题“猿啸青萝”行书四字,龙池下铭文为行书:“事余欢弄,龙舞凤翔。诸色俗累,一时消忘。横琴山庐藏。”再下是五厘米见方满汉合璧“唐凯”大印。琴内墨书“太康二年于冲”。

枯木龙吟唐代连珠式中国艺术研究院藏

龙池上方刻行书“枯木龙吟”四字,龙池下方刻篆书“玉振”双边大印一方。

以风雨雷电等自然声响为名

春雷唐代连珠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

奔雷明代仲尼式故宫博物院藏

龙池上方刻篆书“奔雷”,两侧刻有藏者题款:“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

体现琴音的高古正统

大圣遗音唐代神农式故宫博物院藏

龙池上方刻草书“大圣遗音”四字,龙池下方刻细边粗笔方印,篆“包含”二字,龙池两侧分别刻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龙池内两侧上下有朱漆隶书腹款“至德丙申”字。

太古遗音唐代师旷式中央音乐学院藏

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

寄托文人的抱负与情怀

混沌材宋代伶官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琴背龙池上方阴刻行书“混沌材”三字,下有阴刻行书:“羲皇人已杳,留此混沌材。想是初开辟,声音妙化裁。完然一太璞,解愠阜民财。不凿庄生窍,古风尚在哉。”

铁客宋代凤势式俞伯荪先生藏

底板原无题款,现刻款系民国间新刻。

其它古雅且有意趣的琴名还有:

玉涧鸣泉、秋塘寒玉、万壑松风、青霄鹤淚、玉树临风、雪夜钟声、碧天凤吹、石涧流泉、沧海龙吟、玉壶冰清、幽谷传声、天风肃肃、万籁秋声、清流激喘、寒泉漱石、月明沧海、石上清泉、一天秋、一池波、玉玲珑、雪夜钟、黄鹄、鸣玉、秋籁、怀古、流泉、冠古、南薰……等等。

上阳琴院坐落于九都路东山陕会馆,诚闹市之净土,乐坛之瑶蓬也,乃赋以文曰:

人生荣宁,皆为数定,

岂可枉作,聊送穷吟。

开卷有色,乃非真画,

天地无弦,清韵是琴。

址居山陕,毓秀钟灵,

关帝德聚,气贯古今。

桃源相寻,莫入远林。

于斯路外,烟罗殷殷。

伯牙挥手,钟期悉声。

田连操张,比律伶伦。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斯是雅室,惟吾德馨。

可调丝竹,堪阅金经,

案牍焚香,鸿儒骋神。

谁识瑰宝?熟谙雅琴?

若非至人,必为知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xl/10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