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幺站金斗古驿道的状元之路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a_5784188.html

在威宁县城到幺站镇和金斗镇之间,横穿着着一条千年古驿道,从先秦“蜀身(读“捐”音)毒道”到秦朝“五尺道”到“石门道”“南夷道”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启动和开通,威宁——幺站——金斗这条古驿道成为从四川宜宾或者泸州或者重庆(经遵义)进入云南然后到达印度或者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极大地促进了西南边疆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经过历朝历代经营与建设,这条古驿道上曾经店铺林立,商旅络绎不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印度高僧指空法师、状元杨升庵、名将蔡锷、旅行家徐霞客、史学大师赵翼等名人在这条古驿道上且歌且行。

这条路不仅是一条政治军事之路,也是一条经济交往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

这是明朝状元杨慎经常从云南流放之地到四川家乡的往返之路,状元孤单的行旅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而状元留下歌咏乌撒古城的诗歌却历久弥新。

明朝状元杨慎可能有些小伙伴们有点陌生,但那首脍炙人口、如泣如诉的经典弹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却是家喻户晓,也有一部分人会误以为《三国演义》开头这词就是罗贯中写的,可以说《三国演义》让《临江仙》出名,《临江仙》让大众知晓杨慎,可谓是诗名比人名出名!杨慎明朝中期高中状元后与父亲杨廷和同朝为官,曾因为“大礼之争”得罪了当朝皇帝朱厚熜,被罢免官职流放云南。人生瞬间从巅峰状态跌落谷底,一路从北京南下西进,前路漫漫,充满惆怅与悲凉。沿途还要时时防范躲避他老爹得罪的仇家的追杀,这充满凶险而迷茫的路啊何时是个尽头,远去云南他乡,他乡在何处?此时路途中的杨慎可没有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与潇洒。

好不容易到达云南永昌流放之地后,状元常经可渡河—金斗—幺站—乌撒—七星关这条古驿道上往返于四川和云南之间。

杨慎从成都经古蔺,自泸州过毕节后进入威宁(时称乌撒),时值隆冬季节,阴冷潮湿、冰天雪地的高原气候给古稀之年的他带来极大的身体不适。经过今瓦甸驿站歇息(今妈姑)时,道路崎岖泥泞,冻雨绵绵路行艰辛。写下一首《瓦甸泞涂峻岭》:“古木千章合,飞霙六出齐。马行冰上滑,人向雾中迷。屐齿穿空石,昆蹄陷弱泥。几时辞梗泛,垂钓隐桃溪。”诗人描写经过妈姑的泥泞道路也是自己人生道路的感叹,最大的愿望是抛却世俗烦恼,在金斗可渡河边桃花溪那样的地方休闲垂钓,然而现实的路不得不一路彳亍前行。

雪花天气刚刚过去,飘飘小雨又是袭来,乌蒙山多变的天气犹如人生世事不可预知,阴晴难料。《乌撒苦雨》:“摇扇才经赤水日,披毡忽逢乌撒天。眼见渫云且未霁,足蹑弱泥殊不前。天时人事莽牢落,乡梦客愁空纠缠。古来路难宁有此,杨歧阮籍徒潸然。”长路漫漫,渺渺苍然!一路南行,天气越来越差,古稀之年,饥寒交迫。苍凉之际写下《乌撒寒》一诗。“乌撒天,玄云簇。雪为林,冰为谷。脱火龙髯,缩金乌足。鸢跕溪毒淫,羊肠坂诘屈。四载难以乘橇,五枝讵能缘木。独行睘睘况瘁人,自晓欲投何处宿。”独行的人啊,何处能给我一个安身之所。

纯朴善良的乌撒文人仕绅,听说大文人状元杨慎来到这偏僻小城,一时轰动全城,都来目睹状元风采,给了他隆重的欢迎和较好的生活安排。人在羁旅,莫大之宽慰,欣然在乌撒崇实学宫住下讲学,这在威宁学界有如此高端大格局的讲学是史无前例的,对威宁的教育科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时的杨慎,在乌撒居住讲学期间,心情大为好转。不但讲学,也四处游览乌撒的山水风光,流连庙宇楼阁,听黑颈鹤鸣叫九皋。“百年身世苦辛行,九日登临感慨生,鸿雁来传滇海信,茱莄偏动蜀山情,空庭露白群鸦散,古木霜寒独鹤惊,尊酒相思摇落地,江湖不隔梦归程。”这是杨慎在乌撒能仁寺题的诗句《乌撒九日》,这显然已经是非常坦然的人生态度了。杨慎自乌撒入滇后,积极参与当地社会事务,著书讲学,虽然不能再回京城,但云贵的超然生活也让他的学问在晚年之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是乌撒的宁静生活,威宁的热情好客让这位大学问家一扫心中阴霾,在晚年享受生活的乐趣和治学的纯粹。

他四处游走考查乌撒古城,来到乌撒城一处废墟,见四周全被火灾洗劫,唯独一华丽居室逃过此劫。询问之,此乃乌撒卫进士缪文龙和监察御史缪良玉居所,这是一集才华与德行于一体的士宦之家,杨慎赞道:“此必为积善之家。”感慨之余挥笔题写“瑞室”二字匾额。后来“瑞室”被缪家人捐献给了乌撒卫学。德行如此高尚,无愧状元题词。

居住总是短暂,生活还要负重前行。辞别了乌撒卫城学子,继续沿驿道南行,经六桥烟柳,望十里长亭,山高路远,柳暗花明。经干海子铺、望城坡、飞来石,回首望,草海苍苍,烟雨茫茫。“沙远名干海,坡高号望城,海曾无滴水,城已是虚名。”这首诗录在《西路杂述》里。干海子铺即是十里铺,大致在今白马中学附近炮台那里,望城坡回望乌撒古城确实在那个年代是看不到的,干海子也是无水的,诗人带有调侃的心情写诗。

经过幺站驿,吃碗菜豆花,洗脚倒流水,南行火烧铺,饼子来充饥,箐头铺投宿,毫无戒备心,气候温又暖,写诗表心情。“易见黄河清,难逢乌撒晴。阴霾既巳豁,险道况复平。蜀日杳千里,滇云惟十程。江花与江草,异国看春生。”过了金斗,很快就到云南境内了。金斗镇海拔较低,气候温暖宜人,诗人终于见到久违的阳光,兴奋之余写下《乌撒喜晴》。是的,阴霾已豁,险道复平,人到古稀,多看看他乡春色风景、江花江草,岂不快哉!

快马加鞭,一路轻程,行至杨桥湾,峰回路转,白云飘散,松涛鸟鸣,泉水悠悠。《杨桥湾》一诗写得轻松洒脱,“涧壑浮白云,俯瞰低于马。云开见青松,又在涧壑下。”这是杨慎诗文中不用典故的少有篇章,这是美好心情自然流淌,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杨慎多次经过乌撒往返川滇,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最后一次经毕节前往云南时,感到自己时日不多,可能是最后一次的人生孤旅了,在毕节偶遇曾在昆明遇到的相识旧人,含泪话别。自此,孤独漂泊的身影渐行渐远,日渐消失在历史的烟尘画卷之中。可渡河日夜奔流,古驿道斑驳悠远,这里、状元曾经来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白首话青春。

不须更奏琵琶曲,司马青衫泪满巾!”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参考书目《威宁县志》《升庵全集》《贵州通志.宦迹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heshia.com/nsxp/9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